大众网泰安1月8日讯 201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争创“五型”机关先进单位;连续3年在全省旅游度假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预计2014年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5%以上……在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奋力拼搏、争先进位的发展历程中,它的点滴进步始终与“创新”二字密不可分。通过创新工作思路,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迎刃而解;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一项又一项工作挑战取得完胜。
2014年以来,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创新社区建设监管模式、乡村发展模式和问题解决机制“两模式一机制”,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经济链条不断拉长,一批民生热点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创新社区建设监管模式 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过去的社区建设采取的多是合同代建模式,具体到旅游经济开发区,就是管委会与具备开发资质的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负责出资代建并按工程总造价收取3%的管理费,开发区以土地作为抵偿。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开发区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不能直接管理,社区群众游离于项目之外,对项目关心又无从下手,只能瞎猜乱谈,对拆迁工作不配合,造成了工程进度的严重滞后。
开发区党工委审时度势,及时创新调整管理体制,变委托开发公司代建为开发区直接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开发区推行“一线工作法”,明确责任分工,专人盯靠工地;坚持每天工程例会制度,工作安排部署做到及时高效;坚持周检查、月考核制度,推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六化”管理。
“监理审计人员与社会群众双监督、质量技术小组与现场考核小组双保障”工作机制的建立,大大推进了回迁楼建设速度,受到了回迁群众的好评。村民代表质量监督办公室开创性成立,让村民代表当监督员,根据工作流程参与到质量监督及验收中,这在迄今为止的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群众代表监督小组负责现场质量、进度的民间监督,负责向本村村民解疑释惑,成为开发区项目单位、监理单位联系回迁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涉及5个村1798户、总占地354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四号社区,建设进度一度相当迟缓。管理体制调整理顺后,社区建设步入正常化。目前,该社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14栋17层住宅楼主体大部分完工。
创新乡村发展模式 旅游经济链条不断拉长
大陡山村位于旅游经济开发区西部,天平湖支流大陡河横贯该村。根据大陡山村最初制定的旧村改造规划,将在原村址上建设两栋住宅楼。
开发区认为,这不仅浪费了该村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也让该村失去了固有特色。该区对此提出了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拉长区内旅游链条的思路。
在组织泰山学院旅游规划中心多次调研后,开发区编制了《大陡山村旅游总体规划》,动员村里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民俗生态旅游村。
2014年6月22日,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相关专家进行专项评审。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旅游经济开发区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对旧村改造是一个新的启示,对本区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支持大陡山村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区积极争取帮扶资金200万元,全部用于大陡山凤凰湖生态旅游工程建设,在拉长开发区旅游链条的同时,还解决了周边群众用水、防汛、抗旱等问题。
目前,大陡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1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巾帼示范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一个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生态民俗村将闪耀亮相泰山脚下。
创新问题解决机制 一批民生热点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旅游经济开发区从大局出发,勇于担当,创新问题解决机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西黄社区26户高铁拆迁户多次反映要求回迁。这26户村民住宅是在2008年因高铁建设拆除的,临安费、安置费以及小学搬迁改造资金已由有关部门拨到村里,但该村并没有启动建设。后来,该村旧村改造立项单位仅将旧村改造项目用于融资,也未进行实质性建设。为此,开发区创造性提出继续沿用原一号社区的立项,仍以原立项单位的名义办理各项报建手续,由原立项单位委托开发区天平湖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的建议,并征得发改、财政、规划、土地等部门的同意后,使该问题得以顺利推进。目前,已建设一处2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校园,解决了西黄村孩子的入学难题,26户村民的回迁楼建设正加快实施。
该区一项目施工单位从外地招募劳务人员施工,由于双方工程结算存在巨大差异,拖欠了农民工工资。开发区在工程结算近期不能结束的情况下,创新性提出了“先维稳支付,再审计结算,最后依法处置”的解决方案,及时协调企业发放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仅用一周时间便将问题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