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无止境 泰达天下——新泰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品质城市
△新泰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开设培训专业班
△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新泰市中医院
△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群众利益服务中心
△府前街东延,为新泰城区东扩、打造山水城一体的新城市框架扫清了最大的“中梗阻”
△情暖老人 戏剧文化走进敬老院
△乡村文明行动扮靓楼德镇新庄
△宫里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新建的操场上做课间操
△新建成的集休闲、娱乐、观光、演出、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湖广场
△全民健身运动
□姜言明 刘培俊 赵文存 肖根法 王静
2014年,新泰市坚持从一切让群众满意这个工作原点出发,不断探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新路径。群众是否满意成为检验政府工作唯一的“试金石”。
在今年7月份全省133个县市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新泰市排名第8位;在泰安市上半年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考核中,新泰市位列六县市区首位。
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我们始终把民生幸福作为第一责任,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和谐城乡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新新泰
“我离开家乡没几年,竟发现变化这么大。如今的新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处处像花园。”今年国庆期间,定居湖北的冀振兴第一次带妻子回新泰探亲,自从踏上新泰的土地,城市和乡村的美丽就把两人的目光吸引住了。“如今的新泰美得醉人,美得让我们舍不得离开。”冀振兴说,他跟妻子回去后就把房子卖了,工作辞了,举家搬回新泰,买房创业。“打死也不会离开新泰了。”冀振兴风趣地告诉笔者。
感受到这几年新泰变化大的不止冀振兴一人。一年来,滨湖广场、清音公园、清音大桥投入使用,府前街东扩,让城区与青云湖山水连为一体,相映成趣;向阳路南延、翟良路改造等进一步拉大了城市发展框架;蒙馆路大修、济临路大修、羊流公路站与宫里公路站提升改造,城市道路和干线公路通行环境获得大改观;城区增绿、路边补绿、河岸添绿、山体覆绿,“绿满新泰”行动让便民路成为景观路。
如何形容变化后的新泰?不少市民说,应该用“阳光、绿色、生态、宜居、品质”来概括新泰的诗意。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10个县级大城市之一,新泰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品质城市目标,进一步优化“一主两副、两线两翼”城乡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片区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到新泰农村转转,都会发现:道路硬化了,村容村貌绿化了、亮化了、美化了,文体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新泰市以乡村文明为统领,抓住美化环境和提升文明两条主线,实施‘十化六有’工程,形成了具有新泰特色的乡村文明标准,因地制宜探索适宜本村建设重点和实施办法”,新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先锋表示。
从去年以来,新泰投入乡村文明行动5亿多元,让916个村庄全部“动”了起来。到2014年年底,916个村共建成文体小广场942处,实现文体小广场建设村村全覆盖;全市所有村将全部建成乡村文明行动达标村,15%的村建成示范村;全市已打造了14条乡镇文明长廊、42个乡村文明园区;新泰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东都镇、翟镇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增至4个,省级生态乡镇达到12个,泰安市级生态村728个。
城乡环境美了,新泰市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在新泰,进村入户,一打开自来水龙头,如珠似玉的甘泉便喷涌出来,农民的笑声也随水而至。新泰市岳家庄乡北邱村村民陈爱伟说:“以前吃水比吃油还贵,吃油一个月几十块钱就够了,吃水要到外地去买,一个月下来百十块钱还不够。”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缺水、喝不上自来水等问题,新泰市连续5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重点实事抓,每年投资都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将“农村饮水安全益民行动”列入“双十”攻坚整治行动之一,认真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回头看”活动,着力解决全市367个村42.8万人的饮水难题。
新泰市融合热源建设、一级管网建设、小区二级管网连接及改造、小区汽改水换热站建设和远程自控系统建设,自去年以来,先后投资2亿多元,陆续更换改造了城区80%到90%的供暖管网,城区供暖建筑面积由300多万平方米扩展至844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提高30%,有力保障了城区供暖。
“我越来越爱新泰了。”从老家威海来新泰一家公司上班的郭娜玉希望能留在新泰。她说,新泰环境美,幸福指数高,生活乐趣越来越多,舍不得离开新泰。
实施“五好民生”
诠释幸福和谐新生活
“大坑套小坑,下雨成水路,下雪成泥路,闺女出嫁自己先垫路。”提起过去的村路,现年55岁的翟镇富泉村村民赵文凤告诉笔者,村民长年深受行路难的苦楚。“现在好多了,‘水路’、‘泥路’变身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新媳妇的婚车直接开到家门口。”
“在新泰,车子不用下水泥路,就能把全市916个村子逛个遍。”新泰市交通局局长刘登亮说,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新泰市今年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所实施的“村级公路网化便民工程”,实现农村公路由“线型”向“网状”发展。
今年,“村级公路网化便民工程”被列为为民要办实事之一,新改建总里程358.4公里,占年度计划的100.6%,解决了村级断头路、村与村之间通达、村内主街道没有硬化等方面的问题,实现镇村公路“微循环”畅通和建管养一体化,初步构建起内通外联、安全畅通的乡村公路网络。新泰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
“不到1米宽的泥土羊肠小道,变成了4米宽的水泥大路,一同拓宽的是我们村民的致富路。”龙廷镇东枣林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忠掰着手指头细细算账:200万斤苹果、40万斤李子、20万斤蜜桃、600吨板栗……这些以前运不出去的“金疙瘩”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村级公路网化便民工程”不过是当地以惠民项目增进群众福祉的一个缩影。围绕实现收入好、身体好、教育好、住行好、保障好“五好民生”目标,新泰建立民生事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预计今年完成民生支出36.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同时,每年都精心研究实施一批为民所办实事。截至目前,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新泰的又一大亮点。“走出棚户区,实现宜居梦,开始新生活。”近几年来,新泰市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并且连续列为十大为民实事之一常抓不懈,初步建立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目前,新泰市近1.5万户居民将告别脏乱差的简易房,搬进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住宅小区,实现宜居梦。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1658户,其中1452户新建农房主体已完工。全市农村危房摸底情况全部录入“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新泰市新农合连续4年实现全覆盖。“花2万元治好20万元的病,多亏了新泰市实行了医改。”家住石莱镇的张会前告诉笔者,他妻子做化疗,前后花费将近20万元,由于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妻子在医院的治疗费用可以报销70%,余下的6万元治疗费分别按照1万元以下17%和1万元以上73%的比例由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进行二次报销,算下来个人仅需支付21800元,此外术后恢复及用药还将享受其他优惠政策。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保人员住院费用实际自负比逐年降低,新泰市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泰安市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90%、70%和55%,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另外,全市5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现了药品零差价销售,657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新泰被评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被确定为全国和山东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省级规范化村卫生室230处;完成农村幸福院121处,农村幸福院建设开工率100%;帮助10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3767名一级残疾人护理补贴完成录入;完成184446辆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打码;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生活条件、开展教育均衡惠民专项行动,全市214处普通中小学有191处学校建设达标,达标率为89.3%,今年10月16日,新泰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群众满意新指数
11月的一天,有网民在“新泰民意通”网站反映,春天城市花园北门道路坑坑洼洼,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青云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解释答复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员利用一天时间,对原有的旧路面进行平整,使原来坑洼不平的土路变得平坦通畅。如今在新泰,像这样由网民通过“民意通”反映出来并得到妥善解决的例子不胜枚举。网站自2012年11月底开通以来,累计点击量达2809.6万次,群众留言116490条,解决群众诉求112996件,累计访客量达到163.5万次。
如果说民意通网站以“键对键”式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干群的时空距离,那么随后新泰市实施的“双千双万”连心工程,则实现了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联系。2013年3月,“双千双万”连心工程在新泰全面启动,组织千名领导干部任驻村指导员包保千个村;万名机关干部联系3万户群众,落实每名干部包保1个责任区、重点联系区内3户群众的“1+3”联户工作责任制,联系群众实现了“网格化”。每三年一个周期,开展包村帮扶,形成了一个干部换岗不换村、不离岗不脱钩的长期固定联系机制。
民生问题纷繁复杂,群众利益诉求多种多样。有时往往因为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造成推诿扯皮,办理不力。为此,2013年7月,新泰市整合“民意通”“双千双万”连心工程以及原有的服务热线、民意调查等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群众利益服务中心,重点解决一些个性化的群众利益问题。据悉,“扎口”管理群众利益问题,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群众通过上述四个沟通交流平台反映的问题,受理率达100%,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围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办事远、来回跑的难题。2012年底,当地新建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于一体的市政务服务大厅,将全市72个部门的538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同时,将31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构建起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站)点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目前,服务中心70%的审批事项实现了即来即办,85%的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以内,提前办结率达96.7%,在承诺时限内的办结率达100%,均比以往有了大幅提高,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9%以上。
在实施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的同时,新泰市通过建立中介服务“链式”监管体系,以及重点项目“直通快办”机制等,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建立发展环境优化提升机制,打造政务服务软环境,提升区域发展硬实力。
从“民意通”到“双千双万”连心工程,从在全省率先建立群众利益服务中心“扎口”管理群众利益问题,到新建政务服务中心搭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一系列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聚民力、惠民生的新机制相继推出,营造了群众利益得保障、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党员干部风清气正的喜人局面。
“群众所想所盼的,就是我们努力做的。”新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钦海告诉笔者,“倾听群众诉求,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