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泰安肥城:粮食收获"四连环" 环环紧扣增效益

2014-10-13 13:54:00 作者:段衍海 聂兵 赵小丽  来源:兰格钢铁

      大众网泰安10月13日讯(肥城台记者 段衍海 通讯员 聂兵 赵小丽) “粮食还是那些粮食,产量仍是那些产量,但收入却增加至少500元!”12日,肥城市安庄镇蔡颜子村村民石银岭高兴地对记者说。

      粮食不变,产量不变,收入却增加不少,这件发生在蔡颜子村的“怪事”让大忙之后的村民们兴奋不已。

      “我们主要依托村级合作社,围绕粮食做文章,扣紧收、烘、储、售四个环节,增加环节附加值,拉长环节增收链,树立“成本低了就是收入高了”的理念,扩大粮食利润空间,帮助种地农民增收。”蔡颜子村地龙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说。

      自家机器自家用 机收成本降五成

      “老蔡,今天上午收割你家玉米,赶紧腾出地方放粮食。”一大早,村民老蔡就接到村委通知。

      以前这时候老蔡都会携家带口“上一线”,忙忙活活老半天,既要入袋、运输,又要打粮、晒粮,机收往往比人工收割还累。

      现在不一样了,他需要做的仅是在自家庭院里收拾出一块空地堆放粮食就行,收割、装车、运输……地龙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

      “现收现装现运,我们根本不用插手粮食就能颗粒归仓,而且地也翻了、秸秆也还田了,土地更肥壮了。”老蔡笑着说。

      2013年,蔡颜子村村委通过村民自愿入股等方式,吸收村民资金86万元,成立地龙合作社,购置了大型自走式收割机、拖拉机、深耕深松机、烘干机等60余台套机械设备,为村民们提供耕、种、耙、收、烘、运“一条龙”服务。

      除“一条龙”服务外,更让村民高兴的是,凡是入股村民使用地龙合作社机械,收割费用降低一半。

      “按现在收割市场价每亩100元来算,蔡颜子村村民只需花费50元,一亩地就能节省50元,全蔡颜子村2100亩地就能节省105000元。收割成本低了,那农民的收入就高了,这就是蔡颜子村的‘增收辩证法’。”合作社理事长汪西军笑着说。

      “还是自家的机器用着省心,既提供了‘一条龙’服务,还为村民节省了一半成本,更重要的是机手都是经过培训的,割的干净、放心。以前玉米收割没个三五天见不到粮食,现在三五个小时就能颗粒归仓,这要多亏了村里的合作社。”一位村民高兴地对记者说。

      “村里建起个地龙,一心只为老百姓,收运耕种一条龙,农民收入高一层。”一首关于地龙合作社的打油诗在蔡颜子村传诵开来。

      村里来了“大明星” 粮食不晒反用烘

      “快来看,快来看,这么大的东西是个啥?”近几天,蔡颜子村的村民围着一件“庞然大物”议论纷纷。

      原来,这是蔡颜子村新引进的粮食烘干设备。这套烘干设备是由入粮口、输送机、打粒机、烘干机、出粮口组成,高9米,占地30多个平方。玉米棒进去就能成粒烘干?村民们对这套“巨无霸”充满怀疑。“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你一跳!”理事长汪西军笑着按下启动按钮。只见一个个金灿灿的玉米棒从入粮口进仓,通过传送带上了输送机,进入打粒机、烘干机,不到5秒钟,玉米粒便“跑出”出粮口。村民们纷纷拾起玉米粒仔细查看,“真干净真饱满!”村民们对这套设备竖起了大拇指。

      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纷纷把自家刚收割的玉米运到合作社进行烘干。

      “以前自己晒,得先脱皮,再打粒,然后找块朝阳空地进行反复晾晒。这得看老天爷的脾气,如果不高兴下场雨,那一年的收入也就泡汤了,赶上连阴天更是急死个人,玉米收获要三周,光晒粮食就得要两周!而且每年都有村民因为争晾晒粮食的地块闹矛盾。现在好了,玉米收割完直接运到烘干基地,啥事都不用操心,半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两周干的活,别提多方便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不光蔡颜子村村民受益,连周边村的村民也急着当“甩手掌柜”。“今年我收完玉米,连家都没回,直接拉到了蔡颜子村的烘干基地,谁还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来自十里之外的西岭村村民李恒志说。

      据理事长汪西军介绍,现在烘干基地生意红火,前来烘干粮食的村民得先排队预约,村里不得不请部分村民来基地帮忙,每天开给村民工资30元。脱皮工、上粮工、装卸工等工种吸收打工村民近50人,这样一来,村民们收割完玉米还能赚一点收入,也算为增收“另辟蹊径”。

      粮食市场有规律 先储后卖看行情

      蔡颜子村把粮食市场当做“博弈阵地”,与粮食价格打起了“阵地战”。

      “粮食价格起伏不定,但有规律,一般新粮食下来售卖者多,价格较低,如果这时候出售肯定会有损失。但如果能储存起来等到粮食价格上升再卖,肯定能增加收入。但村民们一怕发霉二缺仓库,就算想储存也比较难,这是摆在千万农民眼前的难题。”汪西军说。

      蔡颜子村地龙合作社了解这一情况,建起了储粮仓库。储粮仓库是由若干储粮大罐组成。每个大罐可装数万斤粮食,而且配备通风设备、干燥设备,保证储存粮食不发霉、不减重。

      蔡颜子村的“储粮计划”也受到村民的欢迎,村民们纷纷与合作社签订储粮协议。

      “一斤粮食能多卖1分钱,那一亩1500斤粮食就能多卖15块钱,我家种的6亩地就能多卖90块钱,一年两季下来就能节约2袋化肥钱。而且现在粮食价格起伏大,动辄就是三四分钱甚至一毛两毛的变化,那多卖的钱就能更多!”一位村民跟记者算起了“卖粮账”。

      一收二烘三储四售,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做起大“文章”,每篇“文章”都有大效益。

      与之相伴的是劳动量少了,用的时间短了,效率更高了,成本更低了,利润空间更大了,把农民真正从黄土地解放出来了。据了解,今年村里共有70余户男劳动力外出打工,而秋收仅有5户回家忙秋,其余的仍在外从事着每天二三百元的工作。留守在家里的劳动力也借助地龙合作社早早的忙完了秋收,纷纷去合作社和基地打工,每天30元的收入也远远高于种粮所得。

      如今,蔡颜子村村民身份虽然仍是农民,但却享受起“工薪族”的待遇,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