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声 姜斌 报道 ◥8月29日,徐西国(左)为村民送去邮件。
◆黝黑的面庞、洗褪色的橄榄绿、越来越多的鬓间白丝。一路走来,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是爱岗敬业、职业坚守的见证。
在绵延百余里的岱岳区下港乡山窝窝里,一个骑自行车穿行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崎岖山路上的身影,成为当地村民心中最熟悉也最温暖的形象。24年,他风雨无阻按时准点地把一封封信、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用户手中;他一路奔波,累计行程近60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15圈。
这个人,就是享有“中国好人”荣誉称号、泰安市岱岳区下港乡邮政局的邮递员——徐西国。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见习记者 姜 斌
4.2万村民散居大山深处
初次见到徐西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黝黑的面庞和手臂。上身穿橄榄绿的工作服,头戴鸭舌帽,今年才43岁,帽子下面已露出根根银丝,眼角布满了皱纹。
徐西国是一个不太善言谈的人,刚聊没几句,他就很局促地对记者说:“要不你们跟着我去送邮件吧,可以沿途感受一下。”
来到一户村民家,徐西国在门口叫了几声却无人响应,这时从家里蹿出一条大黑狗,本以为它要狂叫,没想到却凑到徐西国跟前摇起了尾巴。“来得多了,都很熟悉,狗就不会乱叫了。”徐西国俯下身、抚着狗解释说。
下港乡是一个面积155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531个居民点的纯山乡。境内有大小山峰200余座,全乡1.1万户4.2万村民就像繁星一样,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沟壑之中。穿过不足半米宽的田间小路,爬过坑洼不平的沙石山路,骑行了半个小时后,徐西国才来到下一户。
“现在的路比以前好走很多了,虽然山上很多还是土路,但乡里和村里的主要道路都已经铺成水泥的了。”徐西国说,最难走的是下完雪后,很多山后面背阴的地方,路面只要结冰,二三十天都不会化,每次走都很容易摔跤。
一路走来,不时有路边的行人向徐西国打招呼。“送了这么多年邮件,乡里的人差不多都认识。”徐西国笑着说。
只有大年初一是休息日
“我父亲就是邮递员,我从小受他的影响,对邮政工作很感兴趣。18岁高中毕业后没考大学。那时,父亲因为患病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经向邮局申请同意后,我就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投递车。”子承父业,如今这身橄榄绿已经陪着徐西国走过了24载春秋,并且依然闪现在大山深处村落之间。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骑着一辆自行车,邮件包放在车后座上,如果邮件多的话就自己背着。”徐西国告诉记者,扛着自行车翻山沟、攀山梁是常有的事,甚至有些山上根本就没有路,只能是蹚着酸枣树和荆棵往前走。
路难走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让徐西国沮丧的是找到收件人家后却发现家中无人。“家里没人一般就是到邻近的山岭上去干农活了。有时为了不跑第二遍,我就站在山顶对着四周的山头,用双手合成喇叭筒,大声呼喊着收件人的名字,希望他能听到。”
在1998年以前,由于运送邮件的专车还不能直达下港乡的邮局驻地,徐西国每天中午12点半得准时出发,骑自行车到15公里外的另一个镇上,把要“出口”的邮件带出去,再把要“进口”的报刊、邮件驮回来。一年365天,要往返364天,只有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他的休息日。
“有一次取了邮件后,由于驮回的包裹太重,刚走到半路一处上坡,自行车链条被蹬断了,我只能推着车子步行十多公里回到邮局。”徐西国对此事记忆犹新。
结束了跨乡镇接送邮件的日子后,邮政局的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徐西国说:“自行车已经被我骑坏了三辆,摩托车也更换到了第四辆。”
再苦再累也会坚持
2008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二,是最令徐西国痛心难忘的一天。那天上午10点半左右,他接到了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的电话。
“妻子在电话中说她身体不舒服,我立马赶回家送她去乡卫生院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流产征兆。医生建议我们立即去县医院进行保胎治疗。”到达县医院,等妻子打上吊瓶后,徐西国一直惦念着手中还没做完的工作,叫来妻妹照顾妻子,自己就匆匆返回了。
第二天正在投递途中,妻子又给他打来电话,说孩子保不住了,医生让家属签字做手术。徐西国当时回复了一句:“让签字你自己就先签上吧。”妻子听后,委屈地哭出声来:“医生说是让你签,你就不能先放下工作赶过来吗?”然而,徐西国还是送完信件才赶到医院,含泪签上了名字。
虽然乡邮路上充满了艰辛与苦楚,但每当看到村民们从自己手中接过信件、包裹后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徐西国就会感到满足与幸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感觉自己做的事有价值,对别人有用处。”这也正是支撑他一直走下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