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大量原始雕塑及石器现身泰安 还原类人猿模样

2014-06-03 08:40:00 作者:刘培俊  来源:中华泰山网
在大量类人猿遗迹中,最让郭善同高兴的是,找到了一块描写有类人猿五官的石刻,这既让现代人了解到了类人猿的雕刻水平及特点,还佐证了类人猿的形貌特征。记者发现,棱角曲线勾画的是一个额头低,下巴突出的类人猿模样,跟广为盛传的北京猿人复原头像极为吻合。

      在大量类人猿遗迹中,最让郭善同高兴的是,找到了一块描写有类人猿五官的石刻,这既让现代人了解到了类人猿的雕刻水平及特点,还佐证了类人猿的形貌特征。

      原始雕塑还原类人猿模样

      作为奇石迷的郭善同,经常借助改河造地、修路或开垦土地的机会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石头,而这几年在寻找奇石历险中,还意外“撞”到了大量陶片、贝壳、螺壳、灰尘动物碎骨、骨针、古匕、陶具、蚌器、鹿角、牙齿、纺轮等。“它们之所以保存完好,与人类的演变进化有关。”郭善同讲道,发现地的分层由上往下分别为陶器、灰烬、粪便化石。因此,郭善同给出大胆推测:“居住地随着人口增多,或其他原因而迁徙至别处,而原居住地则被当做祭祀的场所,将原居住地的遗留物很好地保存下来。”

      类人猿的雕刻技法以写实为主

      “充分利用石头的棱角,勾画人的五官。”根据郭善同的描述,记者看到,一块跟成人手掌般大小的石块上,利用岩石棱角曲线为人脸中线,在棱角两旁分别凿出两只大小不一的眼睛,并在眼睛下的岩石棱角上凿出鼻子和嘴巴。记者发现,棱角曲线勾画的是一个额头低,下巴突出的类人猿模样,跟广为盛传的北京猿人复原头像极为吻合。

      郭善同以捡拾到的众多石刻为证,断言类人猿借助了石头的棱角、凸凹以及天然花纹,来比喻人的五官及形态,从而进行稍加工,局部雕刻。“这种雕刻方法一直延续到汉朝,即使后来发展到泥塑,也是先将泥土做出长方体,借助棱角的特征勾画图案。”郭善同分析,类人猿的雕刻仅限于写实,还尚未具备抽象及想象的能力,所以,“类人猿的真正模样通过当时人类的雕刻体现出来,给考古学提供了极为有分量的佐证。”郭善同自豪地说。

      经过大量关于人的雕刻研究,郭善同发现雕刻所描写人的眼睛总是一大一小,左眼凹陷,右眼突出。郭善同认为可能与劳动习惯相关。而将雕刻置于弱光下,勾画的内容更为形象逼真。“视觉差,眼力退化,而听觉灵敏,正印证了当时的类人猿正从丛林生活转入部落生活。”郭善同进一步解释说,丛林的光线是暗淡的,因此,所雕刻的内容只有在符合当时的环境下才能达到形象毕肖的效果。

      五角星石刻印证类人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另外,郭善同还发现了刻有鹿、狐狸、太阳、五角星等符号的石刻。一个刻有五角星的图案,其曲线与人的手掌纹极为相似,但五角星的构图确实令人称奇。而大量关于太阳的雕刻说明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郭善同说:“这印证了类人猿的抽象思维和独立艺术设计水平开始萌芽。”

      郭善同走遍距离单家庄三四十里左右的黄草村、邢家庄、王家庄村等地,寻找到同时期雕刻品,其雕刻水平差距不小。“足可以看出,当时氏族部落之间较封闭,因战争造成割据而居,生活起居习惯等大不相同。”郭善同推断说。

        原标题:大量原始雕塑及石器现身 还原旧石器时代类人猿模样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