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顾晓阳 摄
朱秀娟:把爱奉献给幼教事业
本报记者顾晓阳通讯员孙志峰樊元元
干练的职业装加上阳光的微笑,朱秀娟给人的第一感觉很温暖。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看似平凡,但她用十五年的时光努力诠释了一个普通幼教工作者存在的价值。虽然幼儿园的工作很繁琐,但她都坦然面对,以一颗爱心对待幼儿园里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当上堽城镇中心幼儿园的园长,也让33岁的朱秀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她总是微笑着说,只要对孩子好,苦点累点没关系。
面对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2005年的“六一”前夕,当时已身孕七个月的朱秀娟,为了让孩子们表演一个精彩的文艺节目,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几天下来得了重感冒。她不得不暂时离开她可爱的孩子们在家休息。由于想念孩子,休息了两天之后朱秀娟又回到了幼儿园。当她怀着期待的心情回到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一下子围了上来。“老师,我们可想你了!老师,你的嗓子能说话了吗?能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排节目了吗?老师,你肚子里的宝宝不会生我们的气吧?”看着孩子们,朱秀娟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朱秀娟回忆起来感觉还是很幸福。
2007年10月,幼儿园搬迁。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幼儿园装饰、美化,档案材料要全部完善,12月份迎接省示范幼儿园的验收。面对一座空旷的园舍,要想如期开园只能加班加点。作为副园长,她主动请缨,带领不足10人的队伍开始了艰苦的加班历程。在设计、美化环境的过程中,她和老师们一起商讨,反复论证,博采众长,并结合幼儿园建筑特点,制定出详尽的设计方案。实干阶段,每天和老师们一起早来晚走,为了加快进度,连续十天工作到夜里十一点,夜晚的温度已非
常低,她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室外,轮流做玻璃画,手冻僵了搓一搓,脚冻木了,跺一跺。看到老师们皱起的眉头,她微微一笑,换上衣服,就开始清理垃圾。在朱秀娟的带领下,其他老师和朱秀娟一起并肩作战、共同进退。拖地、擦玻璃、刷厕所、清垃圾,一点点的刮、一遍遍的擦,衣服头发成了灰色,鞋子也湿透了,手上磨起了泡,几天下来,腰酸背痛也不肯停。
记不清多少次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为了幼儿园的孩子,舍弃了陪自己孩子,为了大家,忘了自己的小家。
觉得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孩子
“比起自己的一个孩子,园里几百个孩子更需要我”朱秀娟现在觉得这些年来,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孩子。
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让朱秀娟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而此时,年仅两岁多的孩子因为一直顾及不上也和她一起住进了医院。看着面容憔悴的娘俩,丈夫摇着头地说:“你体重已经降到了90斤了,不用专门减肥了,注意自己的身体,也别忘了你儿子”。她知道这句调侃背后的含义,但是关键时候,她又怎能掉队?一边是心爱的儿子,一边是挚爱的工作,难以取舍地忧虑在煎熬着她。把苦涩的眼泪默默咽下,她怕稍微的停留便会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交给你我放心,”她强忍泪水。“去吧!大局为重。孩子交给我”,丈夫给了她安慰。“妈妈,我会很勇敢”稚嫩的声音让她不能自已,转身的疼痛慢慢承受。家人对她的理解与支持,成为她努力开拓的后盾和动力。
把孩子培养成才的路还很长
2004年朱秀娟以优异的成绩当选为幼儿园的业务园长,一边带班,一边从事园里的业务管理,带领着老师们共同钻研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带起了一批镇里的骨干教师。当时她已怀有身孕,因工作过度劳累,导致先兆性流产,由于承担着全镇幼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任务,仅在家休息了三天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2006年雨季,由于老幼儿园校舍简陋,接连几天的大雨导致一间教室房角瓦片坠落,她奋不顾身地冲入教室抢救未逃出的师生,之后又是第一个进入校舍转移幼儿园财产。
2008年朱秀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成长为幼儿园的园长。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舒适的成长环境,给老师们提供更贴心地工作环境,自己年幼的孩子顾不上照顾,她却每天披星戴月地靠在幼儿园,四处奔波筹集资金,最大限度地改善幼儿园内外部环境设施。
为了使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朱秀娟给她们上示范课、修改教案、听课评课,耐心指导。在她们参加各种竞赛时,不管是教材的挖掘、典型例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都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幼儿园老师的素质走在了全镇前列。同时她们的团队也成了更具凝聚力和能打硬仗的队伍,幼儿园的规模由最初的六个班扩大至现在的十六个班。幼儿园先后被评为省示范幼儿园等多项荣誉。
面对幼儿园和自己取得的多项荣誉,朱秀娟表示,荣誉只是过去,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把他们培养成才的路还很长。扩大幼儿园规模,发展3岁以下儿童的亲子教育,也成为朱秀娟对幼儿园下一步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