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泰安专家提醒:连续戴耳机不宜超过60分钟 耳机族易患“噪声聋”

2014-03-06 08:23:00 作者:王迅  来源:齐鲁网
打电话用耳机,听音乐用耳机,上网用耳机……走在泰安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看到一群“耳机族”擦身而过,汇入人流。而头戴式耳机有通气孔更好,可以把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信号部分排放到耳外,减少对听力的损伤。

      打电话用耳机,听音乐用耳机,上网用耳机……走在泰安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看到一群“耳机族”擦身而过,汇入人流。青少年“耳机族”的队伍日益发展壮大,现在就连小学生也快离不开耳机了,其中有很多小小年纪听力方面就出现严重问题,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耳机对人尤其是青少年听力的影响。

      泰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马荣昌表示,频繁和长时间使用耳机是最容易导致听力丧失的主因,社会和家庭必须要重视起来,指导青少年合理使用耳机,挽救孩子们的听力健康。

      长时间戴耳机易导致“噪声聋”

      马荣昌介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引起耳鸣、头痛、头晕、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失调等,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骨与关节脱钙、骨质疏松,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和噪声聋。其中“噪声聋”是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在我国0-17岁儿童青少年中,“噪声聋”是造成听力残疾的三大主因之一。医生提醒广大家长,若孩子经常使用耳机,且出现了头昏、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充分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避免孩子产生永久性听力损伤。

      嘈杂环境中听耳机最伤耳

      在嘈杂环境中听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最大。“比如在地铁、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为了覆盖外部噪音,就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最终使音量远远超过听力所能接受的程度。尤其在地铁内,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上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上,大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耳蜗内毛细胞的损伤,而青少年往往会在上下学的路上听耳机,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马荣昌说。

      马荣昌还建议,在用耳机听音乐时,不要过分追求音质效果,把低频音放得很大,会对耳蜗内的毛细胞造成极大损伤,且不要两只耳朵一起听,建议左右轮换,耳塞不要塞得太紧。如在室内听音乐,可采用公放音响,减少耳机的使用。

      “60-60”原则保护听力

      在使用耳机时应该遵守“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马荣昌还建议说:“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向着鼓膜传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而头戴式耳机有通气孔更好,可以把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信号部分排放到耳外,减少对听力的损伤。”

      “耳机族”要定期检查听力

      “耳机族”应在平时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出现耳鸣的现象时,最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变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现问题,应该多休息保证睡眠以缓解压力。此外,也可以和以前能听清的音量做对比,比如发现以前听手表走动的声音很清晰,而现在听不太清楚了,或者以前看电视时一般开的音量,现在却觉得太小听不清楚等等。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检查。“由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如果能在一周内就诊,大多数都是可以治好的。一般来说,听力损失超过3个月就是永久性的,很难治愈。如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应禁止听耳机,当出现言语交流困难时应尽早选配助听器,保护听力免受噪声的进一步损害。长期戴耳机者,必须每年至少检查听力一次.最好半年检测一次。”马荣昌说。

      3月3日,第15个国际爱耳日刚刚过去,此次爱耳日的主题是“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针对青少年“耳机族”现象,专家呼吁社会和家庭普及护耳知识,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引导,使青少年养成健康护耳的好习惯。

        原标题:连续戴耳机不宜超过60分钟 耳机族易患“噪声聋”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