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车停在站牌北侧机动车道上。本报记者张伟摄
本报96009999热线消息(记者张伟)公交车站牌设在人行道上,而站台却设在了站牌对面几米之外的机动车道上,不仅给乘客候车带来不便,也让不经常在此乘车的市民感到困惑,并且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市民希望相关部门能合理设置站台与站牌,方便市民出行。
现场:站牌与站台相隔近5米
近日,多位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南湖公园南门对面的公交车站点设置不合理,站台与站牌相隔数米,给市民正常乘车带来不便。28日上午,记者在南湖公园南门看到,附近只有一处公交车站牌,位于公园南门路南的人行道上,指示的公交车行车方向为由西向东。通过站牌记者了解到,途经南湖公园南门的公交车有两辆,分别为24路与45路,其中24路为大车,45路为小型巴士。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设置了公交车站牌,但市民并没有在站牌处等候,而是在站牌北侧的机动车道上候车。10时13分,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24路公交车进站,几名乘客下车后,穿过绿化带进入非机动车道。“原来就在这个位置等车乘车,路灯电线杆外侧就是站台。”家住南湖小区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夕,公交车站牌迁到了路南人行道上,但附近居民都不在站牌处等车,因为公交车还是遵循以前的进站方式,“站牌建在非机动车道一侧的人行道上,公交车是机动车,不可能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记者发现,由于中间隔着非机动车道与绿化带,该处公交车站台与站牌相隔近5米,候车市民看完线路图后,必须穿过非机动车道才能正常乘车。
市民:乘车时常犯迷糊
记者了解到,住在公园附近的市民对站台与站牌“分居”一事比较清楚,而一些对24路与45路线路不熟悉的市民却时常遇到麻烦。“第一次在此乘车的时候,我就犯了迷糊。”家住琵琶湾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亲戚住在迎春小区,由于没有直达公交车,所以去亲戚家需要先乘坐45路,在南湖公园下车后,再乘坐24路,“等车时,我发现其他乘客都站在站牌北侧,后来一问才知道公交车并不在站牌处停车,差点被人看笑话。”谈及自己的尴尬经历,刘女士有感而发。
“我正在看线路图,公交车就来了,幸亏跑得快,否则只能乘坐下一班了。”市民任先生告诉记者,根据惯例,站牌位置就是候车处,由于南湖公园南门的公交车站台与站牌“分居”,给乘客带来很大不便,“两者竟然相距好几米,这样的设置太不合理。”在任先生看来,一旦雨季来临,市民在没有遮挡的站台处候车也很不方便,“从站牌跑到站台处,至少得有5米吧,这一段路岂不是会淋雨?”
记者注意到,为了避免耽误乘车,市民或站在机动车道上,或坐在绿化带中,由于现场交通混乱,给候车市民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同时,站台与站牌“分居”还导致站牌与站台中间的绿化带遭到了破坏,多数市民看完线路图后,不是绕过绿化带,而是选择从绿化带中间穿行,在频发的踩踏下,不少松柏已歪倒或倾斜。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公交部门可以在路灯电线杆上增设一个线路指示牌,方便市民观察线路,避免来回跑的麻烦。
针对此问题,记者联系了泰安市公交公司,并向工作人员反映了详细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一直没有得到部门回应。
原标题:公交车站台与站牌“分居”你是否也疑惑在哪里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