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泰安12月19日讯 据泰安日报报道,“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五岳独尊的泰山,自古就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泰安市在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上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整体联动、信息共享、功能齐备的视频监控系统,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再添一曲平安和谐的壮丽乐章。
精心谋划,强力推进
兴国安邦,责之所系。安居乐业,人心所向。
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泰安市的平安建设硕果累累,成效显著。我市总结推出的治安防范承包、小区域综合整治、平安协会建设、非诉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县乡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社区建设“五个一模式”等经验,先后受到中央和省领导充分肯定。去年10月份,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我市相关现场。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抓住关键,突破重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提出新的课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作出重大决策:组织实施“天网工程”,以高科技为依托,建立完善以视频监控为重要支撑的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和谐稳定的科学化水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市里确立了党政领导、政法牵头、综治协调、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建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台《关于全市“天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先后多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强化调度督导,强力推动落实。坚持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研究解决措施。各级建立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逐级落实责任,层层明确任务,狠抓措施落实,保障了“天网工程”的顺利实施。
全市共建立市级指挥中心1个,新建和改造县级监控平台11个、乡镇级监控平台87个、村级监控平台2063个;新建监控探头、治安卡口、电子警察等各类视频前端34713个;新建和改造市至县级、县至乡镇级、乡镇至村级传输线路9435条;整合企事业单位、银行、学校、景区等视频监控资源5149处,视频监控前端28363个。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天网工程”建设全线竣工,一个以市级监控平台为核心,以县级、乡镇监控平台为支撑,以遍布城乡的监控前端为主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反应快速的庞大网络初步形成。
整体规划,科学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坚持整体布局,科学规划,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整合资源,全面覆盖,分步实施,分级管理,对全市“天网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科学规划设计。先后数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结合泰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对“天网工程”建设的整体布局、功能设置、技术标准、实施步骤、运行应用等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切实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设置布局合理。市、县、乡、村分别建立监控平台,通过大容量的主干传输线路连接成网,构成骨干框架。以四级平台为中心,将视频监控前端多方辐射;在市区和各县市区城区出入口主要道路设立警务查报站,在市际交界和县际交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其他主要道路设置治安卡口,全部安装高清电子监控系统,并直接与市、县中心联网,对泰城和各县市区城区形成多层次环式围护;对火车站、汽车站、风景区、城市广场、大型商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公共娱乐场所等公共复杂场所,以及各类专业市场和治安复杂区域等重点部位,对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幼儿园和金融、电力、通信、供水、供热等重点单位,对交通干道、十字路口、旅馆酒店等重点位置,根据性质、作用和区域位置等情况,划分为三类目标,视情况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监控平台和监控前端,分步建设,依次推进,并与驻地县、乡两级平台联网;在广大社区和行政村,通过反复勘察论证,分别在主要路口、小区门口、边界、停车场选点设置监控探头,并与村、社区平台和乡镇、街道平台联网。同时,逐步完善车载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全市形成骨干清晰、脉络分明、纵横交织、动静结合、全面覆盖的整体网络。
二是功能设计科学。市级平台侧重于可视化指挥通信功能;县、乡两级平台着重强化实战功能,全面支撑情报研判、指挥通信、侦查破案、治安防控、社会管理等业务应用;其他单位、社区、村居平台和前端探头,主要负责视频信息现场采集、储存以及实时视频巡逻等任务。
三是技术标准严格。坚持立足实战、适度超前,积极引进“云”计算、数字集成、三维影像、视频分析等先进信息技术,制定统一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对传输网络及模式,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使用,软件开发应用,设备性能质量,以及工程施工、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等诸多因素,统一明确具体要求。
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各级网络建设均严格按照集中调研、实地勘察、专家论证、确定计划、制定标准、公开招标、分层施工等程序进行,对建设质量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整合社会资源。按照“节约资源、整合共享”的要求,将市、县和乡镇驻地各公共复杂场所、企事业单位、重点部位等社会面零星分散的监控资源,联入相应的监控平台,与“天网工程”融为一体。同时,将公安、交通、城管、环保、教育、卫生、金融、烟草等部门原有监控资源网络全部纳入“天网工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克服了封闭运行、各自为战的弊端,形成了整体战力。
破解资金难题。坚持实用为要、节俭办事的原则,对原有的监控设备和网络进行整合改造,尽量不再另起炉灶,避免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灵活解决困扰“天网工程”建设的经费问题。在质量监理、建设施工、线路传输等方面,用足用活竞争机制,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费用。工程建设以来,市、县两级对“天网工程”累计投入3.02亿元,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规范运行机制,制定完善安全使用规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规程,细化操作步骤,确保系统的物理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建立专门的值机队伍,加强对视频监控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演练,强力抓好实战应用,形成人机互动的快速反应工作格局。积极推行社会化的运营维护机制,落实有关保密措施,确保“天网工程”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突出应用,发挥效能
建为战,不为看。强化应用,发挥效能,是“天网工程”建设的核心。坚持边建边用,不断完善,让“天网工程”的强大功能在实战中发挥出巨大威力。
治安防控效能显著提升。依托视频监控系统的有力支撑,技防网络与公安机关专业化的合成化警务巡防、职业化的保安巡防和基层单位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措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天候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通过各级监控平台和监控系统,建立起了完备的图片、视频和数字信息库,治安形势的综合分析和深层研判水平进一步提升,防范现行、证据截获和民警出警效率不断提高,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由事后备查到超前预防、即时反应、人机互动的重大转变,社会稳控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能力不断提高。今年1—11月份,全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9.46%,抢劫、抢夺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7.8%,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6.6%,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大幅提升。
打击犯罪水平显著提升。有效利用覆盖严密的视频监控网络,深入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斗争、区域会战和集中行动,对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活动,坚持露头就打,保持了对不法分子的高压态势。充分运用可视报警、人脸识别、卫星定位、行迹追踪等先进技术,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轮回视频巡查,大大提高了发现现行犯罪几率和发案后的破案、追逃、缉捕能力,丰富了打击犯罪战法战术,提高了及时发现、精准打击水平,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大幅提高。今年1—11月份,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高 22.67%。
应急处突能力显著提升。发挥“天网工程”覆盖重要部位、重点场所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预案,通过设在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探头和无线图传指挥车,实时将现场图像上传市、县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实现及时发现、可视指挥、有效处置。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提升。将“天网工程”列入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县、乡、村各级利用监控平台收集诉求信息,下达办理指令、反馈处结意见,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扁平化、高效化。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损坏、社区停车困难、民生问题办理等问题,利用视频监控实时图像传输功能,迅速予以确认并处理,提高了社会服务效率。通过“天网工程”严密高效的视频监控体系,安保警卫、交通管理、森林防火、城管执法、环境整治、消防执勤、抢险救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和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泰山岩岩,汶水汤汤。世世代代勤劳善良的泰安人民,用汗水浇灌着这片美丽的沃土,用智慧守护着平安幸福的家园。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全市“天网工程”建设必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必将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