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赵伟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刘小东 摄影 陈阳 审核 陈茂荣)4月18日上午,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向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赠送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并在泰山岱庙内栽植,让象征中华文明的千年古柏,在齐鲁大地与汉武帝手植“挂印封侯”柏相伴而立,续写跨越时空的文化传奇。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景区轩辕庙院内,树龄约5000年,为始祖轩辕黄帝亲手栽种,在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中,被确认为全国仅有的5棵5000年古树之一,堪称中华名木之首。2016年,黄帝手植柏种子曾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遨游2个多月,并随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强大生命力。
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开展的黄帝手植柏及相关古树子代苗木工作,让象征坚韧生命力的古柏苗木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国礼”信物。此次黄陵赠送的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系用手植柏种子精心培育而成。4月18日当天,来自黄陵的工作人员和泰山景区工作人员,一同将苗木栽至汉武帝手植“挂印封侯”柏东侧,并设置解说牌,让游客从正阳门进入岱庙往东一眼便能看到这株苗木。
黄帝与泰山渊源颇深,《史记》曾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太平御览》记载,黄帝在泰山九天玄女处求得兵书和支持,战胜蚩尤。汉武帝尊崇并效仿黄帝,边征战,边封禅,《史记·封禅书》有汉武帝凯旋,率军祭拜黄帝后,又至泰山封禅的相关记载。岱庙汉柏为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封禅泰山时所植。此次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的赠送,不仅延续了两地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更是对汉武帝时期文化交流的呼应。
两地的文化交流早有铺垫。近年来,泰山景区实施了古树名木育苗工程,在山东省2024年度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城市活动中,泰山景区向陕西茂陵博物馆赠送了8株汉柏幼苗。今年4月18日,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在中国2025年度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期间回访泰山景区,以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相赠,让来自黄土高原的古柏与齐鲁大地的汉柏根脉相连,实现文化与历史的交融。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护林科科长李小军说,此次苗木赠送既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次科技的交流,通过赠送子代苗木,两地将在汉以前传统文化研究、古树保护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保护好古树名木。
每一棵古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的赠送,不仅是植物的迁移,更是中华文明记忆的传递。泰安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从黄土高原到齐鲁大地,黄帝手植柏子代苗木与泰山汉柏携手,将共同讲述中华民族的古老故事,传承历史,赓续文化。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赵伟
近日,泰安市医疗保障局发布《转发省医保局关于执行国家组织第十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中选结果的通知》,明确自4月25日起,国家组织第十批集采药品中选结果将落地我市。[详细]
近日,我市发布《2025年全市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意见》,今年我市花生生产应以“优模式、提产能、提品质”为目标,重点抓好种子精选、整地施肥、ARC菌剂施用、单粒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详细]
今年以来,东平金融监管支局印发《贯彻黄河战略支持设施农业和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锚定东平县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双30”工程,在黄河岸边架起金融支农的“连心桥”。[详细]
书香润心田,护苗筑未来。4月20日,泰安市2025年世界读书日暨“版权宣传周”主题活动启动,通过经典诵读、公益捐赠、版权宣传等多元化形式,着力构建清朗文化空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详细]
近日,泰安市国际商会跨境贸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东平跨境供应链产业园举行。[详细]
近日,泰山桃花源牌坊建设项目正式完工,这座标志性建筑的落成,标志着泰山从此拥有了西大门。这也是泰安市以及泰山景区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的创新性做法和最新成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