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焦点

26天行程9000多公里 新泰小伙骑行西藏圆梦归来

2014-06-11 07:55:00 作者:刘文菊 冯晓诚  来源:泰山晚报
6月4日,身穿蓝黑相间的骑行服,头戴黑色头盔的新泰大男孩宋斌和田坤志,骑着陪他们远赴西藏的摩托车,出现在早已在单位门口等待他们归来的同事们的视线中。他们从新泰出发,经过河南、四川、陕西、青海等省,全程9000多公里,历时26天,最终抵达西藏。

      

      新泰的旗帜挂在四川雅安的荣誉墙上。

      

      

      同事们热情迎接二人归来。

      

      田坤志展示沿途拍摄的风景。

      

      看着图片,二人回忆沿途见闻。

      

      向同事介绍沿途故事。

      

      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

      本报记者刘文菊冯晓诚

      6月4日,身穿蓝黑相间的骑行服,头戴黑色头盔的新泰大男孩宋斌和田坤志,骑着陪他们远赴西藏的摩托车,出现在早已在单位门口等待他们归来的同事们的视线中。

      他们从新泰出发,经过河南、四川、陕西、青海等省,全程9000多公里,历时26天,最终抵达西藏。

      边走边拍,记录沿途的点滴见闻

      4日下午3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平阳路施华洛婚纱概念馆,不一会,宋斌和田坤志骑着摩托车风尘仆仆地赶来。卸下装备后,两人一脸的轻松。几名同事纷纷走出店门,拥抱寒暄。“刚走时阿坤的头发还是短的,现在怎么这么长了?”同事徐先生拍着两人的肩膀笑着说。

      刚刚落座,田坤志就在同事的请求下,将一路拍到的美景和美食照片拿了出来,上面不仅有人文晨曦的西安古城,风光旖旎的边陲壮乡,怪石嶙峋的海子山,还有扣人心弦的“天路19拐”。田坤志拿着手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说一路上拍下的精彩画面。

      田坤志指着照片里一条古色古香的长街告诉记者,这是西安有名的回民街,当地的特产、古玩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有年代久远的瓷器,雕刻精美的套娃,还有制作精良的项链手镯。各种小吃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正宗的肉夹馍和羊肉泡馍,让舌尖上沾满浓浓的陕北风情。

      “我喜欢住在藏民家里,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藏族的风土人情。”田坤志指着手机里两个身穿藏服的姑娘说,“这是我们路过雅江时住的地方,是当地藏民专门为过路‘骑友’提供住处的青年旅社,叫做‘布珠家’,里面全是藏族的装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两位就是这家的主人。”

      “第一次住进藏民家,女主人很亲切,很礼貌。”一旁的宋斌回忆说,“藏民很友善,家里只有三张床,可我们去了7个人,她担心我们睡不好,就给我们加餐,煮好吃的牦牛肉给我们。其他的藏民见到我们就挥手打招呼,有的还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这里的冰溜子怎么这么长?”同事徐先生指着其中的一张照片问。田坤志说:“这是到达左贡时,我们也是住在藏民家里,那里条件差,不通电,更没有信号,我们一晚上就缩在房间里。谁知第二天一早推开门一看,摩托车竟然被一夜的大雪给埋了,再抬头看脑袋上方的房檐,尖尖的冰溜子足足有20多厘米长。”

      宋斌随即在手机里搜出一张照片,照片中,他们的“坐骑”已经被大雪埋得只剩下车头。“当时还有个哥们苦中作乐,即兴创造了首诗:‘忽如一夜大雪来,千物万物都被埋’。”宋斌说到当时的场景仍然笑得合不拢嘴。

      爬高山走沙漠,曾有两次想放弃

      记者注意到,宋斌和田坤志两个人的额头是白色的,可是额头以下却晒得黝黑,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

      说起旅途的艰辛,宋斌的眉头稍微皱了皱,然后两人将眼睛对望,相视一笑。最后宋斌打破了平静,叹了口气说:“说这一趟骑行,路上条件很艰苦,有时候几天不能洗澡,而且沿途的一些东西实在太贵了,泡面成了他们的主食。一路上的困难比想象得多,尤其走108国道时,可谓吃尽了苦头,刹车出了故障,人还摔了一跤。道路九曲十八弯,为了控制好方向,虽说套着专业的手套,我们的手还是磨破了。”宋斌举起右手,记者看到,他手掌中心的伤口已经结了痂,还磨出一片厚厚的茧子。

      宋斌称,去西藏之前他们所设想的困难主要是车,心想只要车没有出现问题其他的都不算问题,可去了之后发现情况大不一样,最大的困难是不断变换的天气和身体的高原反应。

      “天气变化快是一大难题,一天骑500公里,就能经历一年四季的变化。常常一片云下面就会有一晴一雨两种天气,尤其经过唐古拉山时,海拔达到5200米,又遇上暴风雪。由于我们没带厚衣服,只能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雨衣罩在最外面挡风。车子这时也闹起了‘脾气’,怎么也打不着火。当时能见度只有5米,心里想着‘完了,完了’。不过还好,当地老乡帮忙,让我们去家里取取暖。”田坤志心有余悸地说。

      “越过唐古拉山,迎接我们的就是大片的沙漠。我们一路上坡,就一直被沿途的沙尘喷得一脸灰,吐口吐沫都是黑乎乎的。”田坤志笑着说,“爬坡要喘气,同时又要被沙尘喷,一出汗摸一下脸,就觉得自己像个烟熏鸡。”

      “有一次我很困,差点掉进沟里,我想这应该跟高原反应有关。我马上停了下来小睡15分钟,醒了后就很精神了。还有一次走到巴塘的时候,由于气温变化大,再加上只顾赶路,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有些感冒。身体的疲乏加上高原反应,当时第一次出现了想放弃的念头。”稍微顿了顿,宋斌又补充说:“走到西宁的时候,两个骑友将车寄回去,坐车回家,当时我的车子和身体都到了最难以支撑的时候,听说两个骑友要走,也想跟他们一样,把车寄回来或者干脆在当地卖了然后坐飞机回家,可想想都已经走到这了,是前进还是后退,真要好好掂量。”

      陌生人变“骑友”,途中收获友情

      田坤志称,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两人走到西安时,遇到一位60多岁的“骑友”,老人是黑龙江一家热电厂的退休工人,他的目标也是西藏,但他是骑自行车去,连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觉得非常佩服。

      田坤志说:“老人曾经一人骑自行车游遍五岳,到过云南,在骑行界算是老前辈了。我们互留了电话,成为了朋友。老人不但告诉了我们很多实用的骑行技巧,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还激励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让我们受益匪浅。”

      “印象最深的要数河北邯郸的‘三剑客’。”宋斌说到这儿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三剑客”的领队被人称呼为“东哥”,是个说话风趣、骑行经验也很丰富的大哥。虽然相互之间不知道真实姓名,但骑行队伍里总能找到“患难与共”的感觉。他们在四川雅安集合,一路同行了18天,直到拉萨才依依惜别。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像车子坏了之类的问题大家都是互相帮衬着来弄。

      说到这里,一直在旁边忙着微信的田坤志也来了兴致。田坤志说:“虽然他们这个骑行队伍是临时组成,但大家彼此间相处十分默契。面对恶劣的天气,骑行队伍有条不紊地前进。‘东哥’就像个大家长一样,一旦队伍脱节就通过对讲机通知前方压慢速度。刚才和我微信的就是我们在骑行中认识的一位朋友,大家随时保持联系,询问有没有到家,路途中有没有危险等。”

      一路坚持圆梦,不枉青春了

      “我现在感觉就像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虽热有些累,但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好像让自己再活了一次,不枉青春。”宋斌说。

      宋斌称,一路上见识的风景、人情改变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让他重新认识自己。他年少时最想干的事情现在终于做到了,有种圆梦的感觉。

      “我这人最喜欢挑战,别人说很难做的事情我最喜欢做。这次经历,让我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即使中间困难重重,也吃了不少苦头,但我学到了,不要再做一件事之前就把困难无数倍放大,把自己吓退。而是要相信自己往前冲,你会发现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宋斌说。

      “有意志力才能坚持到底。”这是田坤志西藏骑行归来最大的收获。他认为体力是其次,重要的是坚持。“当我们达到四川雅安,把我们的旗帜永久地张贴在当地一堵荣誉墙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只要还能骑得动,还要再出发,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田坤志有些激动地说。

      新闻回顾

      新泰婚纱摄影师宋斌和田坤志快30岁了,5月11日母亲节这天他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从新汶出发,骑摩托车到西藏。虽然两人工作稳定也早已娶妻生子,但骑行去西藏是他们一直的梦。

      宋斌介绍,他从小热爱骑行,之前也有过一些骑行经历,但都在省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位驴友骑着摩托车去西藏的视频,看到驴友拍的沿途美景和写的游记,内心着实惊了一下,就想如果有一天他也能骑行去西藏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与同为摄影师并热爱骑行的同事田坤志不谋而合。经过近半年的准备,两人决定在母亲节这天出发,骑行西藏,为母祈福。

      出发时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骑兵”,因为“骑兵”是一种精神的象征。5月11日上午10点,宋斌和田坤志在蒙蒙细雨中挥手告别,开始了骑行西藏的旅程。

      本版照片本报记者徐莉摄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