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社会

吉林贪官进京一路有人陪唱 被疑自导“千人送别”

2016-01-21 18:01:00 作者:温如军  来源:法制晚报
巧合的是,陈建设曾负责的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松原项目,恰恰是蓝军的重大政绩。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陈建设为了和蓝军拉近关系,日后能得到提拔重用,逢年过节都去“拜访”蓝军,送上红包,后得到提拔。

      蓝军资料图

      随着反腐的深入,一些落马官员在任时的丑闻逐渐浮出水面:据《中国纪检监察报》今日报道,曾当过演员的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蓝军,人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进京开会时,有人一路陪唱。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其离任松原市时,疑似自导“千人送蓝书记”。

      1953年10月生的蓝军是吉林梨树人,曾任共青团吉林市委书记,吉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市龙潭区委书记、吉林电视台台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务。2003年4月转任地级市松原市市长,3年后担任松原市委书记职务,至2011年5月卸任,蓝军先后在松原主政了8年的时间。

      蓝军离开松原时,在当时的市委广场、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蓝书记”的场面,尤其是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的干部“群众”,手拉着各种横幅,如“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等,颇为引人关注。

      现如今,将“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和“千人送蓝书记”联系在一起,更像一出滑稽剧。

      2011年蓝军离任时,有网帖称,“蓝军走了。松原,一个时代的结束”。这样的话语,放在现在显然更合适。

      离任时曾上演“千人送蓝书记”

      蓝军被查,这个消息多少令人感到意外,因为蓝军离开松原时,在当时的市委广场、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蓝书记”的场面,尤其是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的干部“群众”,手拉着各种横幅,如“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等,颇为引人关注。

      《新华每日电讯》对此评论称,“‘好书记’蓝军的横幅送行,是否又是一把胡统领的万民伞,是否又是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相关报道看起来难免像是一种黑色幽默式的段子。”

      《法制晚报》记者从现场图片注意到,送别的“人民群众”服装统一、“清一色”白色衬衣,“群众”手持的条幅也是统一制作,颜色字体、甚至边框都一致。

      当时的情景,被民众用“公事公办”、“办公差”来形容。

      是自发还是被自发?“群众”是怎样事先准备好款式、标准一致的横幅?又是如何事先统一着装等质疑,蓝军及松原市政府方面并无回应。

      或涉土地开发贪腐大案

      据媒体报道,2010年9月,吉林省纪委通报五起党员领导干部贪腐大案,其中,松原市国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兼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松原项目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建设受贿案影响巨大,后被查明受贿款物1300多万元。

      巧合的是,陈建设曾负责的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松原项目,恰恰是蓝军的重大政绩。

      据报道,2009年下半年, 松原市国土局原局长陈建设(因受贿罪服刑)征得蓝军同意,用公款为蓝军购买了一辆价值115万元的越野车,作为公务用车。2011年5月,蓝军调离松原市回省里工作后,将此车带回长春归自己及儿子使用,截至案发,此车发生的维修费、保养费、燃油费等均由公款支付。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陈建设为了和蓝军拉近关系,日后能得到提拔重用,逢年过节都去“拜访”蓝军,送上红包,后得到提拔。

      2011年4月1日,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陈建设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陈建设落马后,不断有人提出质疑,陈建设及其背后的国土系统,凭什么如此明目张胆?谁在给他们充当“保护伞”?

      蓝军的落马,似乎给出了答案。在“松原吧”等当地社区网站,也不断有人称蓝军事涉国土系统“窝案”。

      当过演员

      人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对松原的发展,蓝军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一位曾经的同事告诉记者,只要不出差,蓝军每天早晨5点多,必带人去一线晨检,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无论刮风下雨,8年不曾中断。

      在其任期内,松原发生重大变化,GDP从吉林省倒数第3名跃升至前三甲,还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他从初到松原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变得骄傲自负,独断专行。尤其是2006年担任松原市委书记之后,他 虚荣心膨胀,更是自我陶醉到了极点。2009年9月,他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期间,代表学员到复旦大学演讲,自诩道:“松原人民已经把蓝军当成了符号”、“最遗憾的是我到松原去晚了”。

      蓝军忏悔:在成绩面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骄傲自负更加膨胀,人也变得更加主观、更自以为是。愿意听表扬话、奉承话,听不进批评话、反对话,民主作风更加缺乏,接受监督约束的意识更加薄弱。

      据报道,蓝军当过演员,喜欢唱歌,对别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忠告不屑一顾,不仅频繁出入松原各家高档歌厅,到外地出差期间,也是走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他的“雅好”,成了别有用心者的绝好机会,一次他进京开会,竟然有人“陪唱”到了北京!

      拿红包向儿子炫耀:你爸这官不白当

      2004年春节,面对越来越多的“拜年”人,蓝军觉得“情况复杂”,认为坚决不收已经不可能,特别是好像人人都是如此,自己何必再“假清高”,平白无故得罪人。仔细思量后,他也就“悄悄地”收了。

      一步错,步步错。执纪人员告诉记者,面对所谓的“人情往来”,蓝军从客气推辞到大大方方地将红包扔进办公桌抽屉,没用太长时间“过渡”。次数多了之后,他的观念也随之转变,觉得“送礼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谁都不能改变,谁也不能完全拒绝”,“这些钱姑且也算对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工作的一种酬劳 吧”,在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中逐渐麻木。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称,有一次,儿子来看他,他从办公桌抽屉里掏出别人送的红包给儿子,临了还说上一句:“看看,你老爸这官不白当吧!”

      这和中纪委的调查结论一致:经查,蓝军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违规占有占用公共财物,收受礼金,默许、纵容亲属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贪污公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和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其中贪污、受贿问题涉嫌犯罪。

      中纪委指出,蓝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损公肥私,默许、纵容亲属谋取非法利益,滥用手中权力,大搞权钱交易,卖官鬻爵,且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相关新闻

      贵州省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德华接受组织调查

      今日上午,中纪委发布消息称,经贵州省委批准,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德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杨德华,1965年3月出生于贵州印江,省委党校大学学历。1987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及石阡县委书记等职。

      上午,《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在贵州省铜仁市官网上,杨德华的简历已经被删除。

      之前,据铜仁官网介绍,杨德华负责公安、国安、司法、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城市建设管理、信访等工作。分管市公安局(含交警支队、消防支队)、市司法局、市国土资源局(含国土执法支队、土地矿权储备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含建筑设计院、九龙洞景区管理处)、市城乡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信访局(市信访局投诉受理及信访信息中心)、铜仁九龙地矿公司、梵净山建筑公司、铜仁水务投资公司。联系军分区、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武警铜仁支队、市安全局、铜仁监狱、大硐喇监狱、黔东戒毒所、一〇三地质大队有关工作。

      简历显示,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任德江县委书记;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铜仁地区行署副专员、德江县委书记;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铜仁地区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任铜仁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2012年1月至今,任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记者 温如军)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