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现场,用来增雨的大炮吸引来不少好奇的小朋友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陈阳摄
本报记者徐文莉
从看天象出门到每晚及时收看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与老百姓的生活贴得越来越近。3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昨日,市气象局面向市民开放,5000余名市民走进气象部门,一起探索天气的奥秘。其中,泰安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带来了20名省庄一中的中学生,邀请他们一起来观测天象,让孩子更多了解天气。
免费开放:全市5000余名市民来到市气象局参观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确立了“世界气象日”,并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共同庆祝,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的这一天,我市气象部门也会邀请市民走进气象局,来探索并了解当今时代下天气和气候存在的奥秘。昨日,泰安市气象局迎来送往,市气象台、气象科普馆、人工增雨防雹高炮等气象业务部门和器械的展示吸引了全市5000余名市民参观。
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选择为“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市气象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放日多数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这让人感到欣慰。因为当人类创造着各种文明、享受着物质成果时,全球气候变化也在承受挑战。台风、热浪、暴雨、干旱、极寒天气等都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气象科普:播放3D视频介绍龙卷风、沙尘暴
专家通过卫星云图告诉市民,气象图就好像医生给病人拍的X光片,它反映出各地天气情况。制作天气预报前,市气象台首先要收集各种气象资料,运用气象卫星资料和雷达资料,把各种信息输入计算机,根据计算机程序,计算机会计“算”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根据气象专家综合分析、判断和省气象台专家的会商以后,泰安本地才会发布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之内的天气预报。
“那龙卷风是什么样的?”“人工增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预报降雨量能精准到每毫米?”在开放现场,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气象科普馆,市气象局通过播放3D视频介绍龙卷风、沙尘暴,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市气象局院子里,一位气象专家佩戴扩音器,为学生和家长继续进行气象科普。“看,这是我国建国用的检测天气温度的温度计。上面有一张纸,一侧有感应器,气温一变化,它就能从纸上留下记号。为了证明工作的严谨,仪器的说明证书我们到现在还保存着。”专家讲述方式寓教于乐,“检测空气湿度的仪器与其相仿,其中有意思的是牵动指针变化载体的是人的头发丝,因为头发含油脂,提取后就会有小孔吸附水分,依此能推算计算出空气湿度,当然现在设备已经升级。”
在人工增雨防雹高炮前,调皮的小男孩纷纷上前合影。据悉,去年我市安全实施增雨作业14次。12岁的男生刘佳豪告诉记者,以前不知道人工增雨竟然是炮弹打下来了,一开始还以为只要打云彩就能下雨。可刚才一位爷爷告诉我们,人工也不是万能的,要等到阴天,空气湿度和天气条件合适时才能人工增雨。
数据统计:去年我市共出现雾或霾天气128天
“你们知不知道2007年济南出现大暴雨,全城变成一片汪洋?”“雾霾天阻挡蓝天的时候,你们还愿不愿意出门?”专家告诉参观市民,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也为雾霾形成埋下埋伏,已经导致很多灾害性天气。
记者了解到,2013年,泰安市全年共出现雾或霾天气128天,9月15日,我市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天气,造成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不同程度受灾,全市受灾人口17.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084.3公顷,成灾面积6124公顷,绝收面积78公顷;损坏房屋733间,直接经济损失约7784.5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约7534.70万元。
市气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乎每一位来参观的市民都领取了一份材料,上面有气候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的成因、防雷避免常识等,希望家长拿回家后能仔细给孩子读一读,让孩子学会保护地球、保护自己。
原标题:3D演绎龙卷风、沙尘暴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