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焦点图 > 娱乐

为何洗白芈月?郑晓龙:不想打造政治妓女

2015-12-07 11:19:00 作者:许青红  来源:新浪娱乐
郑晓龙坦言,《芈月传》有些服装上是做了一些加工,他说这些加工是有讲究的,“根据之前考古的发现,战国的服装都是非常暗的。”  虽然去甄嬛化,但还是让“甄嬛”孙俪摇身一变成了女一号芈月,郑晓龙说是因为孙俪太适合这个角色。

    《芈月传》

      《芈月传》

    蒋欣饰演的莒姬早早“退出”

      蒋欣饰演的莒姬早早“退出”

    芈月和黄歇

      芈月和黄歇

      《芈月传》正在东方卫视和乐视热播,这是导演郑晓龙继《甄嬛传》之后打造的又一部力作,观众的期望可想而知。但郑晓龙镜头下的芈月,不像历史记载中的淫乱,以色为武器,反而重情重义,引来观众的吐槽,被指有洗白之嫌。郑晓龙接受采访时说,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

      争议:情感放荡的芈月变纯真

      回应: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

      史书记载,芈月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姬妾,却统治了秦国36年,与她在政坛威风齐名的是,其私生活淫乱,哪怕是老了被儿子夺了权,她照样在王宫里豢养男宠,临终还想把心爱的魏丑夫带去阴间殉葬。

      郑晓龙说,没有按《史书》《战国策》里写的,把芈月描写成一个情感放荡的人,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在她听政以后,把四分五裂的秦国变得统一,积贫积弱的秦国变得强大。如果她是价值观有重大的问题,一天到晚跟人睡觉,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

      再者,郑晓龙认为芈月代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换过程当中的封建阶级的代表,是新兴的阶层,是向上的、努力进取的阶级。“她一直坚持法制,坚持商鞅变法。她反对分裂,有国家概念。怎么能把她写成淫乱、有很多情人、以色事人、达到上位目的人呢?”

      另外,郑晓龙说也有审查的原因,“假如我这么写一个芈月,写成拿性做交换的政治妓女,审查能通过吗?门儿都没有!我们还是从正面,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写了她三段情感,每一段都是非常干净的,纯真的,非常感人的。”

      争议:怎会与春申君青梅竹马

      回应:这是文艺作品不是史书

      《芈月传》中,芈月与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而按历史记载,芈月死于公元前265年,黄歇死于公元前238年,两人都在政坛纵横沉浮数十载,享年应差不太远,而按卒年算,两人应相差二三十岁,青梅竹马一块长大显然不可能。

      郑晓龙坦言,把两人放一块是为了剧好看,“两个都是楚国人,把他们放一块,让大家至少对春申君是怎么回事有个了解,从普及历史知识来讲,有作用,要不然我宁愿编一个人得了。”

      对这些与史实的差异,郑晓龙说他一点也不怕吐槽,也不会感觉困扰,“比如有人说我美化芈月,难道《雍正王朝》就没有美化雍正皇帝?我们的定位是古装历史传奇剧,我还可以更传奇。这是文艺作品,不是史书,我一点也不困扰。鲁迅先生说了,文艺作品的人眼睛在这儿,胳膊在那儿,各个部分都是不同的地方找来的。”郑晓龙说他不上网,也不看评论,“这(有些言论)是不懂艺术,不懂创作。”

      也有观众反映剧情推进得有些慢,尤其是一些镜头的使用,会有长时间的独白戏。对节奏慢的问题,郑晓龙并不认可,“电视台审片的、做宣传的,都看过这片子,觉得这个戏情感的浓度很大,是超过《甄嬛传》的。其实《甄嬛传》主要靠语言,这回《芈月传》更多靠情感,而且拍摄的电影化的程度比较高,可能就会觉得慢。”

      争议:这是先秦色彩吗

      回应:依据考古新发现

      之前在央视播出的《大秦帝国》系列剧,让观众得以一窥先秦宫廷生活图景,但观众对其整体印象是色调灰暗。而在《芈月传》里,色彩亮丽了许多,被指有点偶像剧的味道。

      郑晓龙坦言,《芈月传》有些服装上是做了一些加工,他说这些加工是有讲究的,“根据之前考古的发现,战国的服装都是非常暗的。这几年新考古成果发现当地除了棉没有,其他都有,丝绸和一些纺织品基本都有。所以我们的服装师、化妆师,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后,把色彩稍微弄得鲜亮了一些,艺术是有夸张的。”

      但这种加工,郑晓龙说还是很好地照顾了史实,“比如服装造型上,楚国赏红,以红为主,包括大殿、外面的院落,都是红;秦国赏黑,燕人赏白,我们都做了划分。秦国的头饰以金为主,因为当时秦铸造的技术比较发达,楚国习惯用很多羽毛。美术和服装上,我们比原来的先秦戏色彩要亮很多。”郑晓龙说,这样做,一是以新的考古发现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观众也有要求。“太暗了连房间都没法布置。”这种讲究不仅仅是在服饰和造型上,还有礼仪的研究,以及动作戏的设计,“比如战争戏,我基本是按战场上写实的打法,不是秀,这个戏拍了148天,花了差不多将近三个亿。”

      争议:蒋欣[微博]孙茜[微博]戏份太少

      回应:“去甄嬛化”的必然选择

      打着《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的旗号,《芈月传》自然很容易被拿来跟前剧对比。蒋欣、孙茜可谓是最得益于《甄嬛传》的两个红人,但她们在《芈月传》里的戏份少到可怜,孙茜演的芈月亲娘向夫人,在第三集就香消玉殒,蒋欣第四集一开场也上吊自杀,让粉丝直呼看得不过瘾。郑晓龙坦言,这是他去甄嬛化的必然选择。

      郑晓龙认为,两部剧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宫斗不仅仅是争宠。战国时的这些嫔妃,基本都是各国的公主,跟清朝选妃也不一样,这里面都是联姻的关系,和亲是她们基本的婚姻形态。比如秦王的大公主孟嬴,嫁给燕国一个老头,她是秦王特别喜欢的女儿,但也没办法,必须得去,和甄嬛里那种后宫争斗不一样,这是为自己的母国去争斗。”

      而对两个主角,郑晓龙说也差别很大,“芈月是真实地到了权力的巅峰,甄嬛只是深宫里哀怨的妇人。所以我一开始除了定孙俪外,没想让《甄嬛传》里的人再来,我也挺担心大家还说甄嬛。”郑晓龙坦言,《甄嬛传》太好了,好像成了他的一个包袱,“我不想芈月被拿来跟甄嬛比,我希望给观众的是一个新的作品,我要去甄嬛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郑晓龙后来还是想通了,“你再怎么去,别人也拿她跟比。说的是原班人马嘛,比就比呗,跟以前那帮演员一说,她们特别愿意,像蒋欣、孙茜,人家不要钱也要来。”

      虽然去甄嬛化,但还是让“甄嬛”孙俪摇身一变成了女一号芈月,郑晓龙说是因为孙俪太适合这个角色。“拍甄嬛时,大家合作很愉快,大家相约再来一块拍戏。我拿到了芈月的大纲时就想到孙俪,她身上有一股男孩子的气质。”郑晓龙透露,后来剧本完全是按孙俪的性格创作,算得上量身打造。

      京华时报记者许青红

      (责编:sisi)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