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6300万 他建征信平台共享1千万信用数据

2017-05-12 11:23:00 来源:  作者:

 

◆ 算话征信创始人蒋庆军

 

 

    文| 铅笔道 记者 刘金策

 

    ?导语

 

    创业以来,蒋庆军抓住一切机会普及征信和风控的区别:征信是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对信贷机构来说,这个债务信息是其风控体系的一部分,不能把征信等同于信用风险评估。

 

    不过相较于另一个问题,普通人对征信和风控的误解算不了什么。想做好一家第三方个人征信公司,关键在于如何说服信贷机构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

 

    对非银行信贷机构来说,它们不仅担心共享信息和数据后,会使竞争对手“不劳而获”,后来居上;更担心征信机构直接利用得到的共享信息做放贷业务,没人愿意培养一个竞争对手出来。

 

    为此,蒋庆军选择在说服信贷机构共享数据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反欺诈、信用评分以及数据服务等风控服务,通过产品驱动更多机构主动选择共享征信数据。

 

    截至目前,算话征信已经签约了560多家非银行信贷机构,其数据库中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非银行信贷借款人的信息,推出的反欺诈云服务已有200家机构用户,每日评估40万次左右。算话征信正在慢慢朝一家以征信为基础的智能风控公司转变。

 

 

 

    征信不是信用风险评估 

 

    蒋庆军觉得,创业对他来说是早晚的事情。从开始工作那天起,他就在电脑里建了一个txt文件,每有一个点子,就写到里面。

 

    正式开始创业时,文件中已经写了200余个想法,但是他现在做的算话征信却不在其中。“里面都是没来得及实现的想法,算话是想到就直接开始做了。”

 

    转机发生在2014年。彼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个人征信业务将向市场化经营主体开放,民间征信机构可向央行申请个人征信业务许可。

 

    曾在国内第一家个人征信机构工作过的他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他和之前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事凑到一起讨论后,一致认为:“我们不去做这事(征信业务)蛮可惜的,实在是浪费之前的工作经验。”

 

    此言不假,从建国以来,国内仅有两家公司真正做过个人征信业务:一家是中国人民银行旗下的央行征信中心,另一家就是国内首家个人征信机构——上海资信公司。

 

    他们四人都曾是后者的员工,蒋庆军曾任上海资信研发中心负责人,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个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其被在沪商业银行使用超过400万次。

 

    个人征信市场基本分成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领域内的个人征信,这部分业务被央行征信中心占据。留给民间征信机构的,主要是非银行的信贷服务机构。

 

    对这些机构来说,其贷款业务的核心是控制风险、降低坏账率。民间征信公司能够为信贷机构产生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此。

 

    如果没有征信平台,“老赖”用户在A机构贷款逾期后,依然可以继续在B、C、D机构贷款,因为其它机构没有“老赖”的失信记录。

 

    “征信平台可以推动社会成为说话算话的社会,所以我们公司取名叫算话征信。” 几次讨论后,2014年12月,蒋庆军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启动了算话征信,希望搭建一个可以共享债务人信息的第三方征信平台。

 

◆ 算话征信管理团队合影

    征信机构要坚持独立、共享原则 

 

    征信,基本理念是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征信数据可以包含:申请数据、合同数据和还款数据,这是借款人最基本的债务信息,也是征信的基本数据。

 

    从成立那天起,算话征信定位的主要服务对象便是非银行信贷机构,满足网贷、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信贷机构的债务人信用信息共享需求。

 

    要做到这点,平台首先要说服信贷机构在平台共享数据。“这很难很难的。”蒋庆军这般形容道。

 

    即便是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合作、总理特批的上海资信,在刚刚起步时也曾面临这个问题——没人愿意共享数据。

 

    蒋庆军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上海资信的工作人员找到银行希望共享数据,被银行直接拒绝:你的平台没有其它数据,我共享给你后,查来查去不还是看我自己的数据吗?

 

    工作人员只能说:我们会去找其它银行的,大家可以实现所有数据共享的。

 

    银行还是不愿意:可是我的数据最多啊,别家的数据那么少,我凭什么让他们看到我的客户信息?

 

    谁都不愿意首先共享自己的行业数据:领先机构担心共享数据后竞争对手“不劳而获”,后来居上。除此之外,民间征信机构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征信机构将来自己开展个人信贷业务,成为数据共享者的竞争对手怎么办?

 

    蒋庆军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保持平台独立性,不做任何信贷业务。平台成立之初,一家有贷款业务背景的投资机构曾希望成为算话的天使投资方,占股50%。蒋庆军要求对方同意5年内占股降到5%以下。

 

    资方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好在2015年3月,平台获得2500万元天使投资,项目顺利起步。

 

    在此基础上,蒋庆军带着团队挨个拜访信贷机构,向他们阐述信息共享能给平台风控带来的价值。最终,多家信贷机构在考察了他们的团队背景和技术后,同意共享部分数据。

 

    靠着这第一批机构的数据,算话征信继续用“自愿共享”的方式说服其它机构,归集征信数据,建立共享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算话本着“谁共享谁查询”的原则,提供以通行的个人信用报告格式为标准蓝本的免费征信报告查询服务。

 

    切入智能风控服务 

 

    整个2015年,算话征信一直在尝试说服更多信贷机构共享自己的数据。蒋庆军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平台的系统很好,生成的信用报告很有效,只要所有人一起共享数据,整个行业都能因此受益。

 

    但没人愿意首先将自己的数据全部共享出来。“到底谁先来共享这个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去年1月,算话征信获得东方证券创新领投的6300万元A轮融资。但截至去年上半年,蒋庆军发现除了几家关系不错的平台共享了部分数据,还是没有太多机构愿意加入。

 

    先活下来成了蒋庆军的阶段目标。这时,市场的一个情况启发了他——针对信贷行业的欺诈行为中,约七成以上案件为非孤立行为,又有不少于六成的团伙欺诈被发现同时攻击多家机构。

 

    算话征信开始以平台现有数据为基础,研发反欺诈服务。同年5月,反欺诈云服务上线。

 

     ◆ 算话征信的智能风控服务产品

 

 

    靠着算话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定位,反欺诈云服务可以打通多个信贷机构的数据关系,并利用知识图谱、神经网络等深度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团伙欺诈的关联关系,帮助机构防范风险。

 

    “算话可以同时看到某个欺诈团伙在不同平台提出的申请,这是单一机构无法使用反欺诈技术做到的。”在对申请信息和平台已有的申请表信息对比后,系统会评估申请的欺诈概率,并将结果返回信贷机构。

 

    之后半年里,算话依次上线了信用评分、算话速查等一整套智能风控服务产品。现在,算话的反欺诈云服务已有200家机构用户,每日评估次数在40万左右。

 

    征信还是基础 

 

    刚刚过去的4月,算话征信完成了一次品牌升级:启用全新品牌LOGO,官方网站同步改版。这背后,是蒋庆军对公司业务的调整,以技术驱动的智能风控服务在算话的业务体系中占比越来越重。

 

    截至目前,算话征信已经签约了560多家非银信贷机构,主要为其提供共享征信、反欺诈云、智能风控等服务,其数据库中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非银行信贷借款人的信息。信用风险评估产品服务与征信业务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已经不相上下。蒋庆军希望,将算话打造成以共享征信为基础的智能风控公司。

 

    尽管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风险评估服务,但蒋庆军说,算话将继续坚持在非银信贷领域共享债务信息。这是算话征信的基础,也是他做个人征信业务的初衷。

 

    蒋庆军仍然认为,尽管法律和诚信教育都是促进诚信社会建立的方式,但是建设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却是最快最有效率的途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泰安万官大街上跨京沪铁路立交完成首梁架设

    大众网泰安讯 5月10日下午,万官大街上跨京沪铁路互通式立交桥首片箱梁稳稳落在墩台上,这标志着万官路项目架梁施工全面展开。 [详细]

    05-12 10-05大众网
  • 泰安:医保卡健身试点一周年范围将扩大到县市区

    从2016年1月1号,泰安市成为我省第一个将“医保卡健身”落到实处的地市。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了,医保卡变身健身卡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可和接受。 [详细]

    05-12 10-05齐鲁网
  • 直播预告:警犬是这样“炼”成的

    大众网5月11日讯 狗是人类的朋友、伙伴、亲人,而警犬更是我们的卫士,它们搜索证据、协助破案、追捕犯人,保卫着我们的安全。 [详细]

    05-11 10-05大众网
  • 泰安获建筑节能发展资金5267万元

    大众网泰安5月11日讯 近日,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及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建指〔2017〕30号)。[详细]

    05-11 10-05大众网
  • 泰安再发通缉令 14名嫌疑人在逃

    5月9日,泰安市公安局发布14条市级通缉令,对14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公开通缉,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协助缉捕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人民币贰仟元到叁仟元的奖励。[详细]

    05-10 09-05大众网
  • 泰安市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全省第三

    大众网泰安5月10日讯(记者 田阳)2016年,泰安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利用工业固体废物量为466.97万吨,居全省第三位,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产值32.02亿元,利用煤矸石131万吨,煤泥80万吨,粉煤灰87万吨,脱硫石膏59万吨,工业废水663万吨。[详细]

    05-10 09-05大众网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陶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5051000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5935175@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环山路77号大众网泰安频道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