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工业提升片区的LNG项目厂区一角。

高端高效产业片区一隅。
集约化建设,让同片产业扎堆抱团成长
在“合中有分,整体分片”的基础上,实行“分中有合,片内整合”。各片区按照“四统一三集中”的要求,在同一片区内围绕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整合资源、集约建设、统筹发展,力求功能集合、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着力打造功能迥异、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产业片区。
片区启动,规划先行,区里调整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统筹为“五大片区”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确保产业布局符合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合法合规。各乡镇(街道)和园区按照所在片区功能定位,适势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主动对接融入片区,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联动发展。
在此基础上整合片区资源,创新投融资方式,在各片区配套建设水、电、暖、气、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用事业,整合完善片区社会功能,全面提升片区承载能力。
位于岱岳区南部的满庄、大汶口、马庄等乡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实施片区化战略前,三乡镇过去都建有自己的工业园区,但由于支离破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将南部乡镇统一布局为高端高效产业发展片区后,三镇以大汶口工业园为核心,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置招商项目,原来的三个工业园区很快延伸融合为一个大片区。不仅有效克服了产业雷同、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弊端,还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土地等资源,发挥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作用,收到了“1+1+1>3”的整合效果,整个片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推动了现代小城镇建设,片区内的满庄镇、大汶口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建好片区“栽”项目,适合什么“栽”什么。岱岳区在统筹规划建设特色片区的同时,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片区的承载作用,依照片区功能做好产业和项目策划,实施以片区为单位的定向产业招商,着力引进、培植优势特色项目,努力把片区的特色优势转变为招商优势,把片区的承载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促使项目向片区集中,产业向片区集聚,让片区产业扎推抱团发展。
中心城区发展片区借助京沪高铁泰安站人气聚集和泰安城市重心西移的区位优势,相继引进了投资60亿元的鲁商城市综合体、投资30亿元的司家庄城市综合体、投资30亿元的站前城市综合体等商住一体项目。泰山玉都、泰山珠宝玉石文化城、徽京中心、华普国贸大厦等项目扎推落地。天津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34家金融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五带两区一中心”现代城市服务业发展格局。
城市经济拓展片区突出引进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孵化、总部经济和养老养生项目,先后引进了投资80亿元的天房城市综合体、投资50亿元的碧桂园泰山凤凰城、投资40亿元的泰山国际采购中心、投资15亿元的刘老根大舞台、投资15亿元的中联水泥建材产业园和投资30亿元的泰山国际养老养生城等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推动城市经济拓展片区快速拓展,成为泰安西部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
高端高效产业发展片区发挥大汶口的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吸引高端产业向园区聚集,成功引进了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国际时尚产业设计创意园、投资80亿元的中化集团产业园、投资72亿元的中材玻纤新材料工业园、投资40亿元的六星国际汽车生态文化产业园、投资29亿元的润恒现代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太阳部落等“大、高、外、强”项目,以高端制造、高端物流、高端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三大高端产业群在这里快速隆起,成为泰安南部高端产业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建一个片区,引一串项目,长一片产业。岱岳区发挥片区的承载作用,围绕“引项目、带产业、成集群”做文章,五大片区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形成各显其能、产业集聚、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
引得进,还要“落得下”。岱岳区按照经济发展片区化、片区建设产业化、产业支撑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的工作要求,分类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五个一”帮促措施,即每个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区级包保领导、落实一个包保部门、组建一个项目推进班子、制定一套项目推进方案、签订一份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投资额度、形象进度、达产效益等内容,形成策划推介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在建推进一批、投产见效一批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