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雁彬
新泰市岳家庄乡位于新泰市南部,境内多为山地丘陵,3条光明河支流贯穿全境。2021年,岳家庄乡入选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近年来,岳家庄乡西堂峪村坚持树牢“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决贯彻新泰市委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蜜桃种植产业,不断提高村民生活“含糖量”。
红色党建引领,做好蜜桃产业“组织加法”。为解决村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不高的问题,西堂峪村党组织一班人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先后集体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到蒙阴县实地考察学习蜜桃种植20余次,安排村“两委”成员逐家、逐户、逐人做工作,消除村民顾虑、争取群众支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党组织委员会、全体党员大会研究决定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确立蜜桃种植特色产业位置,全村全力发展蜜桃种植产业。目前,西堂峪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技术指导、苗木培育、果树种植、管理采摘、储存营销”五位于一体的专业蜜桃种植合作社,202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绿色科技赋能,做强蜜桃产业“技术加法”。岳家庄乡积极对标对表“蒙阴蜜桃”产业发展,“蒙阴蜜桃”种植历史悠久,科技赋能转换成果丰硕。西堂峪村既有蒙阴县同样适宜蜜桃种植的地理位置,又有相同利于蜜桃生长的气候条件,将“蒙阴蜜桃”复制粘贴至西堂峪村“文件夹”,是西堂峪富农兴村的最佳选择。筑巢引凤聚人才。在合作社的框架下,成立蜜桃种植产业技术人才小组,重点完善人员待遇保障机制,包括薪酬待遇、技术入股、绩效奖励等等,“专职、兼职”自主选择成为合作社留人留才的“强力胶”。目前,合作社已签约蜜桃产业技术人才12人,其中专职3人、兼职9人。科技引擎促发展。全面推行蜜桃种植产业先进技术,加快培育发展蜜桃种植产业新质生产力。积极采用现代果树高效栽培模式,建设果园智能水肥一体化设施,探索实践运用“5G+AI+无人机”精细花果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给西堂峪村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2023年合作社蜜桃次果率由2022年的13.5%降至6.8%,单棵平均产量由2022年的132斤/棵增至215斤/棵。
蓝色持续发展,做优蜜桃产业“生态加法”。守护好蓝天白云,早期的西堂峪村每逢夏收、秋收,田间地头秸秆焚烧屡见不鲜,西堂峪村及时打响了秸秆禁烧蓝天保卫战,通过村“两委”耐心地宣传引导,村民也逐渐意识到露天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危害,全村上下形成了“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良好氛围。2023年,西堂峪村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保护好优质水资源,全体村民把水资源看成自己的“眼睛”。西堂峪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村民意识到农村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水资源保护的危机感。增加生活污水配套设施,推行单一化粪池技术与自然处理技术相结合模式,使废水处理向就地消纳和无害化转型。呵护好有机土地,把土地当作“自己的孩子”。全力普及现代农业技术,摒弃传统人力化肥应用习惯,推广生物农药、生物防治及生态果园等农业新技术,打造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畜沼果”“果菌肥”生态循环模式。如今,北纬35度的西堂峪蜜桃正在汲取PH6.0深厚有机土地的营养,喝着清冽甘甜的山泉水,呼吸着干净新鲜的空气。2023年西堂峪蜜桃农残检测合格率100%,无公害的蜜桃受到众多客商及消费者的青睐,极大地提高了蜜桃“含金量”。与此同时,2023年西堂峪村入选省级林果乡土产业名品村名单。
(通讯员 李修民)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雁彬
近日,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拟认定首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的公示》,全省15个集群成功入选,我市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详细]
近日,泰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山东农业大学、市农业科学院、市农技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县市区集中开展秋作物苗情考察和技术指导活动,加快推进汶阳田“泰山粮仓”建设,提升秋粮产量和质量。[详细]
确保高铁泰安站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泰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新增4处违法停车自动记录设备。[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把行风建设作为提升工作效能、展现市监风貌的有力抓手,聚焦办事、监管、执法“三个提升”,扎实推进“深化拓展年”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市监系统行风建设走深走实,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详细]
近日,市人社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安排全市2024年度职称评审工作。[详细]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名单,我市3家园区成功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