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蓬波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新泰市龙廷镇锚定“礼圣故里、红色龙廷”美好蓝图,扎实学习“千万工程”治理经验,突出党建引领、人才支撑、资源禀赋、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快速、高效、循环发展。
注重党建引领,奏响产业振兴“示范曲”。龙廷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结合各村实际,创建一个班子、带出一条路子,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战斗堡垒。扎实抓好村“两委”干部、党员两支队伍,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组建各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因村制宜,发展经济;积极开展“支部亮承诺”活动,每村确定至少一件民生工程,半年进行一次集中观摩排名;采取“党建+产业”融合模式,因村制宜,实现乡村振兴先行区村集体年收入都达到3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镇培育国家示范社1家、山东省示范社2家,培育“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
强化人才支撑,弹好产业振兴“动力曲”。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龙廷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行动计划,积极开辟引才渠道,狠抓企业引智引技,强化本土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拓宽引才渠道。成立企业人才工作站,打造毛刷创业联盟,举办项目路演、创业培训等活动,引进企业专业人才8人;聚焦农业项目,积极与高校对接,开展“人才直通车”活动,引进兼职农业专家教授4人。加快“人才飞地”建设,龙成消防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域外孵化器和研发中心1家,实现“项目研发在外地、产业转化在本地”的协同创新模式。壮大电商产业,远腾制刷厂在新泰设立毛刷电商运营部,引进15名大学生做专职电商客服,推动了毛刷产业做大做强。完善村级人才队伍。加强培养党组织后备干部。引进本科学历大学生村官9名,培养“五乡”人才320名,村级后备人才292名,抓好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挖掘资源潜力,弹好乡村振兴“交响曲”。龙廷镇,依托龙廷“红色文化、礼圣文化、林果大镇”等资源优势,探索推广“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采摘、文化旅游等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沿山顺水”旅游微循环线路,实现全链条产业增值。积极融合产业发展,大力建设“龙廷中药材仓储物流及加工产业基地”,全力唱响“龙廷丹参”等区域特色品牌,建设龙廷镇中药材加工小微产业园,依托“龙廷丹参”道地药材集散地突出优势,成功引进安徽亳州恒泰药业、安君中药材、桃花源中药生态农业、芳艳中药材、山东伍亩地电商等5家企业入驻。园区年销售丹参、黄芩、徐长卿、山楂等各类中药材1万余吨,主要销往山东步长制药、河北以岭制药等6省、30余家国内大型药厂,年销售额达到1.4亿元。
抓好项目建设,弹好乡村振兴“特色曲”。龙廷镇全力引导社会资本进村,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吸引一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相继落户龙廷。其中,麦伦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西枣林村的废弃校舍建设高标准果品生产车间1100平方米,取得“SC”食品生产许可,新上果品生产线2条并实现直播带货,安排当地村民16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企业实现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截至目前,龙廷镇建成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产业振兴微项目18个,解决就业1800余人、人均月收入突破3000元。
(通讯员 刘方臣)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王蓬波
3月28日,在泰山景区红门进山口,来自山东菏泽的游客赵灵成为了2024年泰山第100万名游客,成为了泰山平安“幸运星”。[详细]
禁渔时间为2024年4月1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禁渔期内实行全湖封闭,禁止一切捕捞船只、渔具下湖捕捞作业。湖内的捕捞船只、渔具务必于4月1日前撤出。[详细]
近日,泰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第一批“无废细胞”名单,215家创建单位榜上有名。[详细]
3月22日,2024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工作会议在江苏无锡举行,会上发布了84个“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典型案例”。泰安马拉松依托其在赛事文化、赛道设计、赛事展台等方面充分融合展现当地文化旅游特色,成功斩获“体旅融合发展赛事”典型案例。[详细]
4月份是森林火灾高发期,清明祭扫、野外踏青、农事用火易引发森林火灾。气温回暖,工厂、市政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检查维修、清淤疏通等作业活动增多,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详细]
近日,泰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便民价格手册(2024版)》,手册内容包括自来水、燃气、供热、电力、公共交通、交通运输、停车、教育、物业服务等商品和服务价格,方便广大市场主体和市民查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