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激活红色“基因库” 打造爱国“强磁场”

2024-06-01 10:0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万强 庄梦颖

  近日,在宁阳县举办的“红色记忆 薪火传承”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来自第三小学文庙小学教育集团的朱芳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烈士赵福基、马淑贞夫妻的革命故事,重现了两位英雄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为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宁阳县聚力实施“凝心聚魂、文化浸润、舆论引领、强基固本、榜样带动、青年强志”六项工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有担当、有情怀、有血性的新时代宁阳人。

  创新举办“解放思想·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大学堂”,邀请专家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等作爱国主义题材授课28期。组建千人宣讲队伍,组织“宁宣讲·一线讲”等爱国主义宣讲活动3600余场。成立历史文化促进会,编辑整理《宁阳英烈故事》等书籍,创作《红色记忆》等文艺产品673件。将宁阳的革命文化编排成一个个的故事串联起来,编排舞台剧《宁阳我的家》,展演15场、2万余人次现场观看。

  “老英雄,您的立功奖状我们给您修复好了!”抗美援朝老兵陈怀坡一张1952年10月由志愿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联合颁发的三等功立功奖状,经多年折叠存放,出现脆裂、磨损和霉污。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委托修复字画经验丰富的刘敬义师傅,经过5天的用心“抢救”,这张历经沧桑的奖状终于修复完成。

  宁阳县将“老兵”作为宝贵资源,对老战士和烈士遗属进行走访慰问,制作光荣册、口述纪录片52件。在全省率先开展烈士DNA鉴定寻亲工作,山东电视台以此制作专题片《回家》。投资120万元建设“智慧陵园”系统平台,打造2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处实践点、590处双拥工作站、106个群众性服务组织、212个社会服务网点,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粟裕将军就是在我们这个小村子里,打退了支援济南战役的敌军,并初步形成了淮海战役的构思……”在东疏镇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沙盘前,跟随着讲解员郜建国的讲解,前来研学的学生们回想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纷纷陷入沉思。

  青少年阶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宁阳县建立“爱国主义先进典型人物数据库”,收录各类典型276人。建设四德榜831个、典型宣传栏54处,上榜人物达3万人次。融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与实践拓展于一体,组织开展红色家书诵读、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重温红色足迹等教育实践活动412场,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把爱国种子埋进每个学生心中。

  (通讯员 万强 庄梦颖)

初审编辑:王培松

责任编辑:李泽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