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海霞
大众网记者 侯海燕 通讯员 安行健 王悦
“近两年,我在工匠学院学习智能制造技术,回企业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日前,山东路德集团电工刘德勇感慨地说。他通过泰安工匠学院提供的平台,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一路成长为特级技师。近年来,泰安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支持工匠学院建设发展,泰安工匠学院锻造出一大批“新时代工匠”。
泰安工匠学院与泰安市总工会合作,依托泰安技师学院教育教学资源,设置专门培养高精尖缺工匠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优势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工匠人才技能水平。学院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而“转”,随着市场需求转变而“动”,紧跟社会发展需要而“变”,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贡献着力量。
专业跟着产业走。根据企业需求,学院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群每年为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力电子公司提供近100人的顶岗实习服务。围绕本地区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设置12个专门培养高精尖缺工匠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行特色教学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院开设了“泰开”“泰山玻纤”“海信”等校企合作“冠名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培养。同时,还积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共同培养。近年来为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路德集团等市内名优企业培养学生600余名。
教学围着企业转。发挥温广勇创新大师工作站的作用,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基于视觉识别的电子实训成绩智能评判系统研究”和“基于组态软件与PLC编程的高效课堂自动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两个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先后与泰盈科技、御座宾馆、开元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岗位体验、技能研学等技能提升活动,为泰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建立校企“双师培养”、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育人新模式。开展“百名专家进企业、百家企业进校园”活动,邀请全市科技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企业,走进校园举办各类技术工艺讲座,开展专项培训,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与技术、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把课堂搬进“车间”里,搬到“生产线”上,为优质企业培养“未来员工”。学院还在提升服务全市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建设13个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形成有“战斗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育人奔着工匠锻。学院秉持“工匠”之名,传承工匠精神,致力于培养“大国工匠”。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广泛宣传工匠典型,引导学员树立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志向。学院开设“工匠风采展”专栏,展示50余名工匠名师和优秀毕业生的卓越贡献。泰安市“巾帼劳模工匠大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相继走进泰安工匠学院,讲述“劳模思政课”。
“这一系列生动实践是振奋人心的,它们意味着学院在校地合作领域已经‘抢滩’登陆、顺利‘破题’。我们不断推动校地合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的合作成果,让地方高校真正依托地方、融入地方、借力地方和发展地方。”学院党委书记毕于民说。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海霞
6月25日,泰安市委政法委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司法局、岱岳区委政法委召开《泰安市“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法治化促进办法(试行)》新闻发布会。[详细]
“快进大泰山,乐游天平湖。”6月25日,泰山天平湖游客中心“敢当号”泰山直通车开启试运行,一路直达泰山中天门和桃花源索道站。[详细]
目前,泰安市数字化虚拟电厂已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成员注册,成为首批入市注册生效的虚拟电厂,后续可参与山东省电力现货交易。[详细]
近日,泰安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发布泰安市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台账。[详细]
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并将其作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有利于推动已建成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详细]
6月2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泰安市军事设施保护相关政策规定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国动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高传波介绍军事设施保护相关政策规定和泰安市开展军事设施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