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海霞
大众网记者 侯海燕 通讯员 王悦 泰安报道
5月23日,泰安技师学院举行建校45周年建院10周年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大会回顾学院45年来在办学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迈出的坚实步伐,谋划下一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城融合工作,激励泰安技师学院全体师生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拼搏奋进,书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泰安技师学院召开建校45周年建院10周年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记者 侯海燕 摄)
泰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毕于民致辞。(记者 侯海燕 摄)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9年建立的泰安市商业技工学校。45年间,学院数易校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奋战在泰安市各行各业并成为骨干,书写了泰安技工教育的辉煌篇章。”泰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毕于民在致辞中介绍,学院秉承“厚德重技、品艺双修”的校训,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实现高校、地方、企业在教育、发展、人才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泰安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泰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房宝玉在发言中,期待校地双方以此次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为新的起点,加强沟通协作,同向而行,同心协力,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他表示,泰山区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优良的作风,最贴身的服务,全力推动校地合作取得实效。
杰出校友代表李强深情回顾了昔日在母校的求学经历,感谢母校和老师的栽培之恩。他号召同学们在学校尊师重教,锤炼技能,将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诗德在发言中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泰安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惠共赢”,共同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持续汇聚人才资源、集聚创新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泰安技师学院校领导为校友代表颁发客座教授聘书。(记者 侯海燕 摄)
会上,学院党委成员、副院长文学松为杰出校友代表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工匠教师代表及在校学生代表依次发言。
文艺演出现场。(记者 侯海燕 摄)
45年栉风沐雨,45年春华秋实。伴随着婉转悠扬的节奏,推进会后的文艺演出在优美的集体舞《盛开》中拉开帷幕。演出以“正芳华 向未来”为主题。师生们优美的歌舞,表达了对学院的深厚情感,彰显出学院人共谱奋进华章的坚定信念和昂扬风貌。
与会领导参观学院“职教活动周”教学成果。(记者 侯海燕 摄)
文艺演出结束后,与会领导到匠梦楼前广场校企供需招聘会现场指导工作,并参观了学院“职教活动周”教学成果及绝活展示。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泰安技师学院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泰安市关于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及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部署,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相继成立了泰安市工业与信息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业自动化产业学院、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泰安工匠学院、13个技术创新中心、温广勇大师创新工作站,与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技能人才“订单”冠名培养,走出了一条“校城、校地、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学生社会多方共赢”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泰安技师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乘着建校45周年建院10周年的东风,把握泰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搭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大平台,打造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样板,凝练校企协同育人的新经验,夯实产教融合载体,创新产教融合内容,优化产教融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学院力量。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海霞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泰安11家单位入选。[详细]
今年以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有4项工作纳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许可“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日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简单变更免申办。[详细]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我市获批项目113个,通过率54.3%,高于以往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居全省前列。[详细]
2022年,泰山景区启动蕨类植物本底资源调查,截至目前,新发现13种蕨类植物新记录,至此,泰山的植物种类总数达1627种。[详细]
第14个中国旅游日当天,“泰享宿”2024“畅游泰山 乐宿泰安”主题推广暨首批媒体采风行活动在东平县启幕,采风团成员由来自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的10余名记者组成。[详细]
会议强调,抓知识产权就是抓创新、就是抓新质生产力、就是抓高质量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职能、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发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