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健康频道 > 中医中药

中医治疗小儿腹泻7大处方

2013-12-17 10:31:00 作者: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小儿腹泻是常有的事情,也没有特效药,主要是肠胃尚未健全,尤其6个月内的腹泻不用太担心,多数情况用调理的方法而不是药物治疗,少让宝宝受罪,也避免治疗不当造成的迁延性腹泻

      小儿腹泻是常有的事情,也没有特效药,主要是肠胃尚未健全,尤其6个月内的腹泻不用太担心,多数情况用调理的方法而不是药物治疗,少让宝宝受罪,也避免治疗不当造成的迁延性腹泻,80%的宝宝严重腹泻是错误用药造成的,各位家长求医时一定要注意为什么用药。6个月以后的宝宝患秋季腹泻的可能性增加,感冒、发热、腹泻症状同时出现要特别注意。那么,小儿腹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腹泻处理先化验大便,确定是否有病菌或病毒感染,如果医生提出用消炎药,切记必须做大便培养后用相应抗生素。这个帖子里很多宝宝都首先被使用消炎药,以至造成严重腹泻的后果,父母要特别小心。要知道致病菌是永远存在的,但只要身体健康,益生菌活跃,致病菌就难以在体内起作用,所以先想到的是让人体健康而不是盲目杀菌,不能动辄用抗生素。小儿腹泻常见的治疗方法是4/ 3个月以前仅喝胡萝卜米汤。3个月以后的宝宝,用食疗的方法可以健脾胃、止腹泻、防脱水。主要以大米为基础,一般情况放胡萝卜、山药。

      5/ 6个月以后的宝宝腹泻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考虑吃中药,醒脾养儿颗粒(健兴)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健脾、养血、安神,对于脾虚、贫血、夜啼、哭闹的宝宝效果不错,身体虚弱的宝宝可以吃参苓白术散。

      小儿腹泻常用中成药:

      小儿腹泻用药一: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小儿腹泻用药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

      小儿腹泻用药三:丁桂儿脐贴,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小儿腹泻用药四:健儿止泻颗粒,功能主治:固脾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以上药物主要是对小儿肠粘膜要加以保护,腹泻极其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

      小儿腹泻中药七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

      「治法」淡渗利水,清利湿热,健脾燥湿。

      「方名」止泻汤。

      「组成」 匾蓄7.5克,瞿麦7.5克,车前子7.5克,木通5克,滑石7.5克,通草7.5克,党参7.5克,赤苓7.5克,白术7.5克,生甘草5克,莲肉7.5克,扁豆7.5克,薏苡仁7.5克,木香2克,黄连5克,罂粟壳3克,白头翁7.5克。

      「用法」水煎服,6个月以下患儿分6日服,1岁以内分4日服,1岁以上分2日服,日服3次。

      「出处」宋从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虚热,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方名」止泄灵。

      「组成」车前子(微炒)32克,泽泻(炒炭存性)64克,木瓜24克,胡黄连24克,焦白术24克,炒扁豆24克,生山药24克,党参16克,广木香16克,葛根16克,桔梗9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筛,瓶装备用,开水调服,日服3次,3-6个月者每次1.2-1.5克,6个月-1岁服1.5-2克,1岁1个月-1岁8个月服2-3克,1岁8个月-2岁服3-4.5克。

      「出处」胡安黧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除湿,敛阴固肠。

      「方名」龙牡三石汤。

      「组成」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生石膏30克,,寒水石30克,滑石30克。

      「用法」煎汤化水,频频进服,日服1-2剂。

      「出处」李志山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脾胃虚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方名」健脾粉。

      「组成」党参12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筛为散。2岁以下每次1-2克,日服2次,2岁以上加量,6岁以上者,每次3克,日服2次。

      「出处」郑振华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喂养失节,饥饱无时,损伤脾胃,健运失司。

      「治法」消导止泻。

      「方名」消导止泻汤。

      「组成」佛手5-10克,山楂5-10克,麦芽5-10克,连翘5-10克,白术5-10克,陈皮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永厚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胃嫩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

      「治法」消食和中,燥湿健脾。

      「方名」建食和中汤。

      「组成」建曲6克,山楂6克,苍术6克,麦芽9克,茯苓9克,陈皮5克,法夏5克,厚朴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系1岁左右小儿用量)。

      「出处」汪鑫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饮食不节,脾郁不舒,运化失司,湿邪内停。

      「治法」醒脾和胃,渗湿利水。

      「方名」新加胃苓汤。

      「组成」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桂枝7.5克,厚朴7.5克,陈皮7.5克,炙甘草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柴国剑方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刘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