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牙周炎这种口腔疾病可能还不够了解,自己是否患上过牙周炎那就更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只有更加去要了解牙周炎这种口腔疾病才能对于牙周炎的治疗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日常生活牙周炎的治疗有哪些呢,首先我们先看看以下为我们介绍的内容。
常见牙周炎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口腔自洁,拔除预后差和不利修复的牙,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以清除菌斑,牙石,选用抗菌药控制炎症,咬颌调整等;
2、手术治疗:牙周手术治疗和松动牙固定;
3、修复治疗:永久性修复治疗,手术后2~3个月进行;
4、复查治疗:每半年一次,包括检查菌斑控制情况,卫生宣教,拍片检查,以进一步拟订治疗计划。
牙周炎的日常保健:
一、牙龈按摩法:刷牙后用洁净的双手食指在牙齿和牙龈表面作环形的转动按摩。可以从上下颌后牙开始,逐渐移向前方。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炎症急性发作时不能按摩;
二、叩齿:每天早晚空口咬合数十次。咬合时应铿然有声,这有增强牙周组织和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常做可使牙齿坚固而不痛;
三、正确刷牙方法:竖刷法,即刷上牙时刷毛顺着牙缝从上向下刷;刷下牙时顺着牙缝从下向上刷。动作要慢一些,在同一部位上反复数次,让刷毛通过龈与牙的交界区时彻底去除污物,对牙龈也有按摩作用。
通过以上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于牙周炎这种口腔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希望大家多了解有关牙周炎的一些知识,只有充足的了解疾病才能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才能进行疾病清除。也同时希望通过以上的内容介绍能够帮助的到大家
中医药物轻松治疗牙周炎
在祖国医学中,牙周炎被称为牙宣。是以牙龈疼痛,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血溢脓为特征。多由胃火上蒸,精气亏虚,气血不足等原因所致。应根据辨证进行治疗。
气血不足型
症见牙龈萎缩色淡,牙齿疏豁松动,牙根宣露,咀嚼无力,牙龈经常渗血,刷牙及吸吮时易出血,口中发酸,伴有面色灰白,畏寒倦怠,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胃呆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以补养气血、养龈健齿为原则。方选八珍汤加减,党参15g,白茯苓10g,当归10g,川芎9g,白芍10g,熟地黄9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阿胶(烊化)6g,血余炭6g。
肾阴亏虚型
症见牙齿疏豁松动,牙龈溃烂萎缩,牙周盲袋深,易渗血,牙根宣露,咀嚼时疼痛无力,伴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痛,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滋阴补肾、益髓坚齿为原则。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12g,山萸肉18g,山药18g,泽泻12g,丹皮12g,枸杞子12g,龟板9g,菟丝子9g,黄柏9g。
胃火上蒸型
症见牙龈红肿疼痛,日久牙龈渗血出脓,龈肉渐渐腐颓,积垢如烂骨状(牙石),牙根宣露,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臭,胃脘嘈杂,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治疗以清胃泻火,消肿止痛为原则。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9g,生地黄9g,丹皮9g,升麻6g,生石膏(先煎)24g,蒲公英15g,桔梗12g,旱莲草9g,牛蒡子9g。若便秘甚者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
中医治疗牙宣也非常注重外治疗法。唐代医书《外台秘要》中就指出“附齿有黄色物,如烂骨状,名为食床,凡疗齿见有此物,先以钳刀略去之,然后依方用药。”食床即指牙结石,治疗牙宣要先作洁治等基础治疗。可用淡盐水,或旱莲草60~120g,或黄芩适量煎水含漱。
局部用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冰硼散撒于患处,或用固齿白玉膏外贴以凉血止血、化腐生肌排脓,也可用牢牙散等药物。中医也注意到牙宣患者晚期应当拔牙,并且早在《晋书》、《诸病源候论》中就有拔牙损伤的记载
偏方也能治治牙周炎
不管偏方、正方、歪方、邪方,能治好病的就是好方!在治疗牙周炎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些偏方,都流传于民间,如果在治疗痛苦又无效的时候,不妨试试,说不定能够取得奇效呢。
偏方一
【组成】白酒100毫升、鸡蛋1个。
【用法】白酒倒入瓷碗,用火点燃,把鸡蛋打入白酒,不搅动,不加调料,待火熄蛋熟,冷后一次服下,每日2次,1~3次即可。
【主治】牙周炎。
偏方二
【组成】茶叶适量。
【用法】细嚼1分钟后漱口。
【主治】牙周炎,口臭。
偏方三
【组成】绿茶1克、细辛4克、炙甘草10克。
【用法】后2味加水400毫升,煮沸5分钟,加入茶叶即可,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主治】牙周炎,龋齿。
小编提醒患者朋友们,牙周炎虽然只是牙齿周围的疾病,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知道牙齿可是连接脑神经的,在采用偏方的时候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免和正规治疗起到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