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昔日矿山“披绿生金” 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振兴

2023-03-28 09:21: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安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肥城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力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面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自列入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来,肥城市更是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造福当地群众、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摆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重要突出位置,科学谋划、精准治理,让矿山“披绿生金”,让当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

  摸清家底 规划先行 矿山治理方向明、责任清

  为合理有序推进肥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特别是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2022年,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摸清了历史遗留矿山底数,编制了《肥城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肥城市33处历史遗留矿山均纳入到方案之中,科学制定了2022-2025年修复计划,有序分步实施推进。在此基础上,厘清治理责任,分类推进矿山修复。在历史遗留或责任人灭失的山体修复上,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统筹使用各类财政资金,按照项目申报、管理、验收等要求,实施好生态修复。验收合格后,移交所在村后期管理。在有治理责任人的山体修复上,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自行开展生态修复,待专家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当地村民管护。截至目前,肥城市“三区两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已全部按照标准整治完成,有治理责任主体的关停矿山除一处正在治理外,其余全部完成修复。

肥城市桃园镇黄庄村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周光建 供图)

  创新模式 综合整治 生态效益最大化、可共享

  积极探索山体修复新模式。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符合耕地后备资源条件的破损山体,探索将山体修复同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土地整治项目有机结合,策划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模式。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周边土地贫瘠、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一并纳入项目综合治理范围,采取覆土整理、修建田间道路、配套农田水利、栽植林网以及实施危岩体卸载、废弃渣石堆削高填低,栽植绿化苗木、播撒草种等多种工程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废弃矿山整治效益最大化。如桃园镇顾庄村,将多年废弃的采石坑同周边的残次林地、坡地、废弃地等一并纳入整治范围,实行统一规划,一起申报、并行审批,同时实施、同步见效,既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修复了生态,杜绝了山石资源盗采风险。修复完成后,村集体结合实际将整治后的新增耕地流转承包给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油菜花种植基地220亩和高效藕池15亩,实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观光农业的发展。仅此一项,顾庄村年可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13.2万元。肥沃的土地、葱绿的山体有机衔接、全面融合,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聚宝盆”,助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昔日的生态“伤疤”变成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绿洲”。

肥城市桃园镇顾庄村废弃矿山地质土地整治情况(周光建 供图)

  积极引导 营造氛围 生态修复可持续、利长远

  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山石矿山企业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镇街、村级组织积极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将生态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矿山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主动落实“边开采、边治理”义务,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此外在做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末端治理”的同时,注重向“源头防控”转变,化解存量“老账”杜绝生态“新账”。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山体生态修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合力推动山体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肥城市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遗余力地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推进绿色、生态、美丽肥城建设的生动实践,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果换来“桃都”百万人民群众的笑声和掌声,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成为肥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聚力开创肥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

  (通讯员 安勤)

初审编辑:孔维飞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