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山刻石概述

  《泰山刻石》,又称《李斯小篆碑》《封泰山碑》等,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堪称碑铭之祖,后世碑铭都以它为标杆和准则。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乃送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

  《史记》中有此刻石全文,可依据此文补全如今拓本的遗缺字。

  据宋刘跤《学易集·泰山秦篆谱序》记载:“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广狭皆不等,因其自然不加磨砻……盖四面周围悉有刻字,总二十二行,行十二字,字从西南起,以北、东、南为次。西面六行,北面三行,东面六行,南面七行。其末有“‘制曰可’三字,复转在西南棱上。”

  《泰山刻石》最初立石之地,据说是在泰山岱顶无字碑南下约18米的去封号碑亭处,大明朝正德五年(1510)以前,刻石还在原址。嘉靖以后,就被移置到碧霞祠西墙外的玉女池旁,嵌于“斯碑岩”上。此后原石逐渐残坏,还屡次迁移,民国时候被移于岱庙东御座院内,新中国成立后就地嵌于亭内保护至今。

  李斯与《泰山刻石》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吞并各路诸侯,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36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兼取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在这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变时期,作为秦始皇最为重要的战略谋臣的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称其为:“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首谋。”

  李斯,生年不详,卒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与韩非同为荀况的学生,早年曾为郡小吏,公元前247年西入于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得以游说秦王,后来深受秦王的赏识,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业,遂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旋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拜廷尉。秦统一天下后,建议实行郡县制,并主持制定了秦一系列的法律规章。

  在文学方面,李斯的散文上承荀况,下开枚乘、邹阳。其书奏议论,比喻层出,辞藻斐然,而又刻峭谨严,风格与《韩非子》相近。鲁迅先生称其为“秦之文章,李斯一人”(《汉文学史纲要·李斯》)。

  始皇26年,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发布政令,在全国“书同文字”。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均采用新改定的小篆书体,以此颁布天下。李斯小篆既是秦代官方文字,又是后世篆书艺术之祖,在书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李斯在小篆改定和推广方面的功绩,历史上曾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唐代李嗣真《书后品》称其书法为:“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窦臮《述书赋》亦云:“斯之法也,驰妙思而变古,立后学之宗祖。”就是放在整个书法史中去关照,能当此评价者,可谓不多。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石四面环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及从臣名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详载其事及辞。原刻石立于泰山玉皇顶南沿碑亭处,明嘉靖以后,此石流落在碧霞元君祠西墙外的玉女池旁,时仅存二世诏书四行29字。至清雍正年间,此石又被移置至碧霞元君祠之东庑。清乾隆五年,碧霞祠遭火灾,石佚。至清嘉庆二十年春,由蒋因培等人在玉女池中觅得残石两块,尚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十残字。后几经磨难,到宣统时尚存9字。残石现存山东泰安岱庙内。

  《泰山刻石》作为秦篆的代表作之一,历代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唐张怀瓘《书断》云:“《泰山》、《峄山》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代之法式”。袁昂《书评》亦云:“李斯书世为冠盖,不易施平。”李嗣真《书后品》称其为:“秦相刻铭,烂若舒锦。”宋刘跂《泰山秦篆谱序》云:“李斯小篆,古今所师。”明赵宧光云:“秦斯为古今宗匠,书法至此,无以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