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泰安市徂徕镇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43万人次

2024-05-23 17:0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韩宇

发布会现场(记者 韩宇 摄)

  大众网记者 韩宇 泰安报道

  5月23日,大众网记者从泰山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徂徕镇坚决扛牢泰安文旅“二次创业”的徂徕担当,努力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在持续做大做强“风雅徂徕”“雪舞泉歌”文旅品牌的同时,深挖各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特色乡村旅游格局。多年来徂徕镇连续保持“省级文明镇”荣誉称号,徂徕村、许家庄等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旅游重点村”。

  自然风光神奇瑰丽。泰安人民的母亲河——大汶河徂徕段长31.4公里,与4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92座塘坝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泰山的姊妹山——徂徕山总面积173平方公里,有大小峰峦97座,森林覆盖率近90%,负氧离子含量超一万个,其中徂徕镇内占有林地面积8.8万亩,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养生福地”。绿意葱茏的徂徕山,清澈晶莹的大汶河,“汶水徂徕如画”的山水自然胜景今可胜昔。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一方面,外部“大通道”联通。境内济泰高速、青兰高速、泰新高速交汇合并,并设1处高速下道口,20分钟可达泰安市老城区、高铁站,40分钟可达济南市区,1小时可达济南遥墙机场、济宁大安机场,3小时自驾圈覆盖10个地级市、8000万人口。新开工的济枣高铁纵贯镇西部,将进一步构建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内部“大循环”畅通。滨河大道、汶河大道、省道103、237等道路构建起100余公里的交通网络,为发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撑。

温泉城(记者 韩宇 摄)

  文化底蕴丰富厚重。辖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彩,红色、封禅、温泉、隐逸等众多文化在这里交集,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吟咏,留下诸多诗文佳作和名胜古迹,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诗仙李白曾在徂徕山中隐居六年,与杜甫、孔巢父等人在此把酒言欢,留下了“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千古名句;宋初理学家石介创建的徂徕书院,名列北宋四大书院之首;1938年,中共山东省委在这里打响了省委独立领导的山东武装抗日第一枪,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依托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全镇文旅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温泉城、滑雪场、汶河体育公园等景区陆续开园,中国香谷零碳产业基地、“自在山居”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项目接续落地,2023年,全镇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累计接待游客176万人次,营业收入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30%、90.4%。今年一季度,全镇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4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0.33亿元,与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23.2%、27.8%。为争创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基础完备。产业门类齐全,高端装备制造、散热器、纺织服装、现代食品、文旅融合、医疗康养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龙头企业以福星汽配领衔,为国内农机及汽车领域提供铝制散热器,目前公司覆盖三大系列600余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全年完成产值2.2亿元。重点项目以抽水蓄能电站为首,总投资101.86亿元,目前已累计投资26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6亿元,项目2029年投产后,可实现年税收1.8亿元,节省标煤约65万吨。通过多年努力,全镇初步形成了以18家工业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以温泉城、滑雪场、徂徕山书画院代表的特色旅游业,以徂徕黄金梨、大樱桃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和以玉环府、民生银行、银座购物广场等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今年重点谋划推进18个绿色、低碳重点项目,总投资229.58亿元,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旅引擎。

  产业振兴蓄势待发。特色林果方面,打造徂徕山北部以板栗为主的万亩干果基地和中部丘陵区以大樱桃为主的1.2万亩种植基地,年产6000余吨,产值达到1.08亿元。打造千亩黄金梨种植基地,目前已注册了“徂徕黄金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绿色食品认证。现黄金梨年产量5000余吨,产值达到3500余万元。特色蔬菜方面,全镇蔬菜种植面积为4431亩,产量为1511.8万公斤,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为1335亩,产量达到482.11万公斤(以上数据不含泉林),近期通过打造北望村蔬菜市场、许家庄果蔬专业合作社、官路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全镇果蔬销售市场。特色饮品方面,镇内山东可乐犇犇饮品总投资1.5亿元,桶装水年产量可达9万吨,预计年营收超5亿元。其他农产品方面,先后引进岱宗坊食品厂、南黄煎饼厂等企业,进一步丰富了全镇产业业态。

  下一步,徂徕镇将始终把打造文旅融合聚集区作为重点工作,不断探索徂徕镇文旅发展新路径,抓住互联网发展红利,着力打造徂徕镇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探寻乡村文化旅游业转型路径,努力打造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赋能添彩。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李汶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浪微博

  • 海报新闻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众网·泰安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