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西奇近照

滕西奇作品

滕西奇作品

滕西奇作品

滕西奇作品

滕西奇作品
大众网讯 书画艺术家,凡品格高尚者,多受人尊重,常赞之曰:“书如其人。”可见,品高书秀者,大有人在,皆是其书内涵丰润所致。凡书法家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即文学修养与品质修养,此二者实乃密切相关。滕西奇教授属于那种宽厚做人,认真做事,乐善好施,平淡如水,而又有文化底蕴的学者型书法家。
“书以载道”,而能“独善其身”,其借书寓意更是一种境界。我和滕西奇教授相识,不觉已有十多个年头。那时,我在省委二宿舍的住处离先生所在的济南大学仅一箭之遥,先生爱喝酒,尤其喜欢那种高度的原浆,每每酣至,我俩一人一斤白酒也是常事,以至济大周边的小酒馆我俩差不多吃了个遍……在滕西奇教授的家里,或是他的工作室,我见到他书写的作品不计其数,这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人,再贴近不可了。我们知道搞书法的人千千万,但字写好者,无一不是兼具文人之气的。滕西奇教授立于此,修身养性,以书养君子之气。一个书家,无论他如何榜示自己的成熟,少了这样的情怀,只能是一时。
在我的印象中,滕西奇教授就像人生路上一位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即使时至今日,在每每读到精彩的文字或是诗句时,他依旧会随手记下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今夜按动着这些文字的时候,2014年正悄然过去,算起来,滕西奇教授已是77岁的年纪了,但他退休后的这几年已然成就斐然,主编和参编了《新编写作学》等九部中文著作,书法方面有《隶书写法与汉碑注释》、《中国书法史简编》、《怎样学习隶书》、《张迁碑写法与注译》、《曹全碑写法与注译》、《乙瑛碑写法与注译》等专著,可谓著作等身。而其间,他还做了许多面向社会的书法普及和交流活动。
滕西奇教授自幼习颜,书涉篆、隶、行、草,尤淫汉隶。所书隶书,以汉碑为体,融以简书笔意,笔力生辣灵动,结体别致,内涵丰富,先生其人品与书品,书画界名家多有赞誉。全国政协谷牧副主席有“结体美,有功力”的评赞。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认为滕西奇先生的隶书,多用汉人笔法,大气昂然,将传统隶书写出新意,在当代隶书中极为少见,成为当代写隶书的佼佼者。再如,著名书画家孙其峰教授说:西奇同志擅书论,尤善书隶,书法老炼严谨,其书出自汉人而能独拒咧眼,发挥心源,师古人而不为所囿,自具格调,难能可贵。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搌出,三次获金奖。隶书《望岳》被全国人大征集,陈列在全国人大办公楼内。于济南千佛山公圆题写的巨匾“观音圆”、为泰山药王庙题写的横匾“溥佑苍生”和对联“造物犹资五色石,回生独普四时春”,饮誊齐鲁。其作品还被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礼赠联合国及二十多个国家。滕西奇先生被中国文联等单位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物凡清淡如水,则洁白如玉,平凡出清秀,自然出美妍。碧玉无瑕,世实无焉,是理想化境界,非十全十美。书法家亦然。和滕西奇教授交往十多年,他豪情中的“儒“更是为人所仰慕的。就在数日前,我曾去滕西奇教授的工作室喝茶聊天,他正在为济南的南部山区某寺庙题撰一幅对联,且几易其稿,末了执意没要人家主动给的润笔费。他认为,今生有幸于此,是其莫大的福份。在这个商业化的时代,一个书法家居然认为写字是福份,如果这话在课堂上或发言中提出,大家一定会认为这里面有些水分,而只有我们两个人私下闲聊,他说这话,我想这是有文人气的,起码他是崇尚文人的。正如他喜爱的书法一样,这是心性中的东西,是见君子之气的。道与义,寄情与思致,尽在其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