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省庄镇:产业项目促山村“大翻身” 精准扶贫焕发新生机

2020-07-17 17:14:2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见习记者 孙正 泰安报道

  泰山区省庄镇位于城区东部,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北部主要以山区、丘陵地形为主,特色种植也成为省庄北部山村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的主要动能。通过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北部山村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画上了关键一笔。

亓家滩村艾条加工车间外景。

  艾草生“香” 扶贫项目带来新机遇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6月,泰山区7家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品走进社区、广场,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展销。展销会上,省庄镇亓家滩的艾条产品让不少市民驻足。小小的艾条,揭开了亓家滩村脱贫攻坚故事的一角。

正在生长的艾草。

加工后的艾条产品。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区省庄镇北部山区,村内原生态保存良好,但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亓家滩村总面积7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48亩,山林5000余亩,经济林1500余亩。由于山林面积大,亓家滩村的野生艾草资源丰富。“艾草生命力顽强,无需特殊精细管理,可以带动村民利用山坡地进行艾草种植,让他们通过销售艾草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村集体通过车间将艾草加工艾条进行销售,既可以解决一部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丰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2017年8月,亓家滩村开发建设完成艾条加工车间,总投资41万余元,总面积311平方米,包含车间9处,机械4台,办公室1处。2017年9月份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2018年6月实行外包经营模式,正式投入运营。现艾条加工厂车间已与泰艾(山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艾草生产及加工融入到此公司的生产销售中,一起带动艾条加工车间的正常良好运营及做好泰山艾草文化的传播。年可实现收入2.6万元。

位于半山腰的绘画写生培训基地,现已外包运营。

  2016年,在艾条加工车间建设之前,亓家滩村就结合本村自然优势,投资44万元建设了绘画写生培训基地项目,主要用于对外接待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会议活动等大型集体活动,为其提供餐饮、住宿、培训招待等服务。2017年项目开始运营,至今已累计为村集体增收30万余元。项目现已对外发包给山东如是道中医养生有限公司,年收入可达11.6万元。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以来,两个项目连续为贫困户分红累计达11.53万元,在保障贫困户基本收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贫困人口每人每年能获得项目分红2000余元,提高了贫困户收入。此外,项目也带动了其他经济的发展,闭塞的小山村有了人气,本村种植的农产品销量增加,也为村民增加了一部分收入。“下一步,亓家滩村将依托两个扶贫项目,规划契合康养结合的旅游模式,增加与企业合作,做强做大扶贫项目,保证村集体收入。”李丰说。

  猕猴桃出“名” 产业助力贫困“大翻身”

  2020年5月26日,泰山区省庄镇大河峪村通公交车了!村民盼了多年的好事成为现实,这个北部山区人口最少的山村有了属于自己的公交线路。这意味着,往返城区和山村的路更方便了,而那些慕大河峪村名而来的游客也多了一种选择的交通工具。

  如今走进大河峪村,就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村内的环山路一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平整干净的沥青路环绕着山村景观,猕猴桃的香气若有似无地飘荡,一幅风景画似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的向往。但在2014年之前,大河峪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2016年—2019年,大河峪村共计投入扶贫资金200万余元,建成高标准猕猴桃精品采摘基地,凭借这小小的猕猴桃,成功打了“翻身仗”。2017年年底,贫困户8户12人全部实现脱贫。现在,大河峪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贫困户卫孝沛(右)和村里的工作人员拉家常。

  72岁的卫孝沛是大河峪村的贫困户之一。他和老伴张广英身体都不好,没有劳动能力,一直靠低保度日。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项目后,卫孝沛将土地流转到村里,每年享受土地流转金和项目分红,加上各项政策补贴,卫孝沛和张广英一年能得到2万多元的补贴。“现在可好了,看病基本不用自己花钱,医保能报销90%以上。过去都是省着花钱,现在不用担心钱不够,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村里还把路修到了家门口,给重新修缮了房屋,粉刷了墙面,家里也干净了,住起来舒心。”卫孝沛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俯瞰大河峪村。

  大河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翠国介绍,目前大河峪村有猕猴桃240亩,7月下旬将进入成熟期,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11月。“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效果。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各家各户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种植猕猴桃,切实把大河峪村打造成猕猴桃特色村。”陈翠国说。

  种“菌”得金 特色种植实现精准扶贫

  省庄镇贝家庄村有贫困户11户、17人。同为北部山村,贝家庄村的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路子。2018年,贝家庄村建成了食用菌培育基地,主要从事大球盖菇、平菇、天花、榆耳的种植及菌棒的培育工作,该项目为村集体年增收4.2万元。贝家庄村和林科院进行合作,由林科院的专业人员提供菌种,村内再根据情况选择相应能力的人从事菌菇培育工作,目的是为了扶持村里的贫困户以及劳动能力有限制的村民,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村子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人吸收到基地务工,对不能参加劳动的贫困人口,年终支付不低于财政专项资金10%作为收益用于贫困户困难救助,实现村级巩固脱贫,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此外,贝家庄村的特色扶贫项目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已十分成熟。贝家庄采用“村+企业”的脱贫模式,与泰安市本地企业进行合作,用村里财政扶贫资金购买成年母羊并委托企业代管养殖,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元,村委以返利收入用于村级脱贫及帮扶贫困户脱贫。

  今年,贝家庄村新上乡村旅游冬暖式智能温控大棚种植项目,建设智能大棚2个,种植西红柿等作物,重点发展采摘等农业观光旅游,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下一步,贝家庄村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深加工路子,因人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实现精准扶贫。

  省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大伟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省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精准扶贫工作的本质,围绕增加贫困户收入、改善贫困户生活质量、提升贫困户幸福度三个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扶贫项目带动、就业指导、固定生活补贴发放等方式让贫困户年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升,通过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八有四净”规定对贫困户住房进行改造、修缮、粉刷及道路硬化,改善和优化了贫困户的室内外生活环境,提升了贫困户的满意度。2017年,省庄镇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

  今年以来,省庄镇党委政府调整工作思路,围绕脱贫验收总目标,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减轻了贫困户的就医负担和教育负担,确保省庄镇没有新致贫和返贫问题。

  “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凝聚帮扶合力,完善帮扶机制,落实好固定补贴发放机制、孝善养老机制,完善好教育救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抓好新建扶贫项目建设,开展好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活动,确保贫困户收入不减少、生活质量不降低,夯实全镇贫困户的脱贫效果,为下半年省、市、区顺利验收打下坚实基础!”丁大伟说。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田阳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栾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33620666@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460号7楼大众网 邮编:271000